[发明专利]设备属性获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9891.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1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齐洋;张嘉祺;马琪聪;李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格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4 | 分类号: | B66B1/34;B6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华启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9 | 代理人: | 白向鸽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属性 获取 系统 | ||
1.一种设备属性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加速度获取模块,用以获取设备设定方向的加速度数据;
设备属性获取模块,用以根据所述加速度获取模块获取的设备设定方向的加速度数据,得到设备运动模式种类、最大加速度、最大减速度、最大速度、运行距离、运行时间中的至少一个;如果设备有至少两个站点并且规律化运行,所述设备属性获取模块获取的设备属性数据还包括根据设备设定方向的加速度数据得到设备站点间相对距离、设备运行站点数;
所述设备为电梯;所述系统还包括待机位置获取模块,用以收集设定时间内的数据,在每次检测到电梯进行楼层间x轴垂直运动的时候对电梯停止后设定时间内的时间段检测,y轴是否能检测到开关门;假如无法检测到开关门则代表此建筑的这部电梯存在待机位置;待机位置在几层由计算楼层的相对底层高度算出;
所述设备属性获取模块包括设备运动模式种类获取单元、最大加速度获取单元、最大减速度获取单元、最大速度获取单元、运行距离获取单元、设备站点间相对距离获取单元及设备运行站点数获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最大速度获取单元用以获取最大速度;设备有不同的速度模式,对每次设备完整运行的速度曲线,取最大值,得到M个最大运行速度;对M个最大运行速度的数据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DBSCAN;聚类后得到A个不同的最大运行速度集合,对应A个最大运行速度的类;找到对应各类设备的一次完整运动;对各类的最大运行速度分别进行求和平均,即可得到A个类运动模式的最大运行速度;
所述最大加速度获取单元用以获取最大加速度;对各类的加速度曲线的第一个加速度非0段取绝对值的最大值,并按照类取平均值,则可得到设备各类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所述最大减速度获取单元用以获取最大减速度;对加速度曲线的第二个加速度非0段取绝对值的最大值,按类平均后可得设备各类运动的最大减速度;
所述运行距离获取单元用以对电梯楼层间运动方向一次完整的电梯垂直层间运动进行积分,算取所有电梯单次运行的距离曲线,其最大值为电梯的单次运行距离;
所述设备运行站点数获取单元用以对单次运行距离进行累加,每次累加后作为一个结果,计作dis[i],i代表第i个结果;当收集较长时间的数据后,dis的个数会有足够多,然后对所有的dis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DBSCAN,得到几类则基本代表此建筑有多少层楼;
所述设备站点间相对距离获取单元用以对所有同类内取平均值,即得到建筑每层楼的相对距离;对所有平均值进行由小到大的排列,所有平均值减去最小的平均值则为楼层相对于最底层的相对距离;得到所有楼层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属性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属性获取模块包括设备运动模式种类获取单元、最大加速度获取单元、最大减速度获取单元、最大速度获取单元、运行距离获取单元、设备站点间相对距离获取单元及设备运行站点数获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属性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梯门数据获取模块,用以对于电梯轿厢门开关门方向的加速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门运动距离、门速度和门加速度的曲线,门宽即为一次开门或者关门运动最大的门运动距离;一次完整的开门/关门分为缓加速,加速,减速,缓减速四个过程,并且开门后因人员上下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在截取单次开门或者关门曲线时,设定上下两个阈值,分为连续大于上阈值的数据段,和连续小于下阈值的数据段;电梯开关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间匀速段小于设定阈值,如果开关门加速和减速数据段相差时间小于设定值则为一次开门或者关门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属性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门;所述系统还包括门数据获取模块,用以根据设备设定方向的加速度数据得到设备的开门所用时间、关门所用时间、门宽、待机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属性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获取模块用以获取设备三轴加速度数据;所述系统包括方位确定模块,用以根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传回的信息,确定三轴所代表的实际空间中的三个方位;x轴代表电梯楼层间运动方向,y轴代表轿厢门开关方向,z轴代表与x、y轴垂直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格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格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98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