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7661.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雷力明;刘彦军;梁永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B23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零件 车削 表面 完整性 加工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加工零件结构的特征,选定需要进行车削工艺控制的表面;
S2、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和刀具寿命车削零件;
S3、根据实际需要在制定的接刀位置进行接刀;
S4、对于部分没有给出接刀痕位置的圆弧相切面,若需多次加工,则进出刀的加工轨迹应与圆弧相切;
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在去除距离零件最终表面≤0.5mm的材料时,应对车削刀具的切削速度、进给率和刀具磨损进行控制;
所述步骤S1中车削工艺控制的表面为零件所有车削表面或部分表面;
所述步骤S1中包括根据零件的应力分布状态和结构复杂性,选定车削接刀痕位置;
所述步骤S3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所述接刀的形式为单边台阶式、双边外凸式或双边内凹式,所述接刀包括接刀内圆角、接刀外圆角和接刀台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削距离零件最终表面≤0.5mm的钛基合金材料时,硬质合金刀具的车削速度范围为10~80m/min,进给率范围为≤0.25mm/rev,车削刀具的后刀面磨损值范围为≤0.3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削距离零件最终表面≤0.25mm的钛基合金材料时,硬质合金刀具的车削速度范围为10~80m/min,进给率范围为≤0.25mm/rev,车削刀具的后刀面磨损值范围为≤0.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削距离零件最终表面≤0.5mm的镍基合金材料时,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速度范围为10~60m/min,进给率范围为≤0.20mm/rev,车削刀具的后刀面磨损值范围为≤0.3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削距离零件最终表面≤0.25mm的镍基合金材料时,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速度范围为10~60m/min,进给率范围为≤0.20mm/rev,车削刀具的后刀面磨损值范围为≤0.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刀台阶高度的范围为≤0.10mm,所述接刀的内半径的范围为≥2mm,所述接刀的外半径的范围为≥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刀的形式为双边外凸式,则所述双边外凸式的两处接刀痕之间的距离≥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刀的形式为双边内凹式,则所述双边内凹式的两处接刀痕之间的距离≥12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零件车削表面完整性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进出刀的加工轨迹与圆弧相切的进出相切角度范围为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76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