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无底柱落矿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7482.8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树;左进京;马鑫民;杨国梁;赵勇;骆浩浩;王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1/08;F42D3/04;E21C4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要然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无底柱落矿 效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地下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无底柱落矿效率的方法,本申请在每排炮孔的边孔中装入切缝炸药,切缝炸药的切缝开口方向与巷道延伸方向一致,从而在爆破后可以形成平整的边孔壁面引导矿石下落,大大减小了爆破后的边孔壁面对下落矿石的阻碍,有效提升了落矿效率;采用本方法后,边孔的倾斜角即边孔角的范围可以更小,从而增加了单次爆破的爆破体积,增加单次放矿量,提升矿石开采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无底柱落矿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铁矿爆破开采经常采用单排扇形孔起爆的方式进行,沿着掘进方向逐排向前爆破,每排炮孔爆破后都会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空间,漏斗底部与巷道顶部连通,从而利用矿石的重力自然下落巷道到内。
现有技术中,边孔的炸药装填与其余炮孔完全相同,直接将炸药装入炮孔引爆;如图1所示,这种爆破会在炮孔周围产生大量呈辐射状分布的裂纹,产生的裂纹是随机、无序的。普通炮孔的炸药如此装填有利于提升矿石的破碎效果,但使用在边孔中则会造成边孔壁面凹凸不平,不利于矿体的下落。
无底柱崩落法主要利用矿石的自重下落,所以边孔角度选择尤其关键,边孔角指的是边孔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保证矿体能顺利落下,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保持较大的边孔角,爆破获得的边孔壁面整体可以保持较大的倾斜程度,从而确保矿体在重力作用下能顺利下落巷道到内。
但是,边孔角偏大,必然导致每次爆破破碎的空间范围变小,单次爆破的落矿体积减小,严重影响矿石开采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无底柱落矿效率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无底柱落矿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打孔:在巷道顶部的未开采区内钻出至少一排炮孔,同一排炮孔所在的平面与巷道掘进方向的夹角为80°~100°;
装药:向准备引爆的所有炮孔中装填炸药,其中每排炮孔的边孔中仅装填切缝炸药,切缝炸药的切缝开口开设方向与巷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引爆:采用延时爆破方式顺序引爆各炮孔内的炸药,边孔内的切缝炸药最后引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孔操作中,每次钻出至少两排炮孔,排距1~2.5m;切缝炸药的切缝开口方向与相邻两排炮孔的边孔连线方向平行;每次爆破同时对至少两排炮孔执行所述引爆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边孔外,每排所述炮孔均采用分段装药、孔底起爆的方式延时爆破,两段炸药中间空气间隔600mm,每次引爆延时25~50ms,直至边孔被引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爆时,按照从中间到两侧、从孔口到孔底的顺序依次引爆,边孔内的炸药不分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排炮孔中,除边孔外的至少一个炮孔安装切缝炸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缝炸药采用多个切缝药包顺序拼接而成,切缝药包包括切缝管和装填在切缝管内的炸药,所述切缝开口开设在所述切缝管的侧壁上;相邻切缝药包的切缝管之间端部相互拼接固定,同一边孔内的多个切缝管的切缝开口方向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缝管上设有两组切缝开口,两组切缝开口相对设置,每组切缝开口包括一个或多个沿切缝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切缝开口,切缝开口为多个时,相邻切缝开口的端部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缝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拼接结构以连接下一切缝管;在所述切缝管的周向上,所述拼接结构与所述切缝开口之间的夹角为0°或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7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