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取代哌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55998.9 申请日: 2019-12-11
公开(公告)号: CN111269172B 公开(公告)日: 2023-01-06
发明(设计)人: 颜世强;何淑旺;王文笙;景亚军;刘长涛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达因高科儿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11/78 分类号: C07D211/78;C07D409/14
代理公司: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张敏
地址: 2643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取代 哌啶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取代哌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β‑酮酸酯及胺为原料,首先加入糖精搅拌,然后再加入取代芳香醛,得到相应的多取代哌啶类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条件温和、易于操作,所用原料廉价、收率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的制备、药物中间体的合成领域,具体涉及利用β-酮酸酯、胺及取代芳香醛制备多取代哌啶类化合物的一种新方法。

背景技术

邻苯甲酰磺酰亚胺(Saccharin),俗称糖精,是我国工业化产量较大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它在我国食品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糖精用途极为广泛,其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也可以用作肥料等多个领域。

哌啶母核在天然产物,尤其是生物碱中广泛存在。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石蒜碱即为哌啶类化合物。文献报道,合成的哌啶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疟、抗惊厥、抗肿瘤等多样生物活性。目前已上市药物如氟哌利多、他唑美林、多奈哌齐,那拉曲坦以及利培酮等均为哌啶类化合物。

哌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较多,其中以1分子的β-酮酸酯、2分子的胺以及2分子的醛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多取代哌啶类化合物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以1分子的β-酮酸酯、2 分子的胺以及2分子的醛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多取代哌啶类化合物所用的催化剂大多为酸性催化剂。如有机酸:酒石酸(Aboonajmi,J.et Al.Res.Chem.Intermed.2015,41, 8057-8065);柠檬酸(Madanifar,Z.et al.Res.Chem.Intermed.2015,41,9863-9869);PSSA(Mulik, A.et al.Res.Chem.Intermed.2017,43,729-736);二水合草酸(Sajadikhah,S.S.et al.Chin.Chem. Lett.2012,23,569-572)以及CSA(Bharti,R.etal.J.Heterocyclic Chem.2015,52,1806.)等。 Lewis酸包括Bi(NO3)3.5H2O(Brahmachari,G.et al.Tetrahedron Lett.2012,53, 1479-1484),ZrOCl2.8H2O(Mishra,S.etal.Tetrahedron Lett.2011,52,2857-2861),SbI3 (Chahkamali,F.O.etal.Res.Chem.Intermed.2016,42,8109-8117),InCl3(Clarke,P.A.et al. TetrahedronLett.2007,48,5209-5212),Ce(OTf)4(Khaksar,S.et al.C.R.Chimie 2013,16, 1024-1028),LaCl3.7H2O(Umamahesh,B.et al.Catal.Lett.2012,142,895-900),TiCl2.2H2O(Abbasi,M.et al.Heterocycl.Commun.2016,22,117-121),NiCl2.6H2O(Shafiee,M.R.M.etal. J.Chem.Res.2012,36,336-339)以及Fe(NO3)3.9H2O(Hazeri,N.;etal.J.Chin.Chem.Soc.2013, 60,355-358)等。

发明内容

受到以上工作的启发,我们尝试使用廉价易得且工业上作为食品添加剂大量使用的糖精作为催化剂,以同样易得的β-酮酸酯、胺及取代芳香醛为原料来制备多取代哌啶类化合物。同时,本方法可以使用乙醇作溶剂,一方面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当今绿色化学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反应完成后,所得目标产物可以直接过滤洗涤得到,减少了后处理带来的繁琐,适宜工业化生产。总的来说,本发明高效、原子经济性高且绿色环保,与其他制备多取代哌啶类化合物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达因高科儿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达因高科儿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5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