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网络的用于智能工厂的原料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5653.3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用于 智能 工厂 原料 运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5G网络的用于智能工厂的原料运输系统,包括底座、运输装置和四个移动装置,运输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机构、若干运输机构和两个吊杆,运输机构包括载物台、固定框、活动框和两个活动组件,相邻两个载物台之间设有两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转动单元和两个连接单元,支撑机构包括凹口、驱动组件、滑轨和两个支撑组件,该基于5G网络的用于智能工厂的原料运输系统通过运输机构便于原料的分层放置,设备移动至生产环节处后,可根据需要通过支撑机构调整运输机构的高度位置,并利用连接组件控制上方的载物台移动,生产环节处的机械装置获取运输机构中的原料,实现了不同原料的运输功能,加快生产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5G网络的用于智能工厂的原料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5G独立网络切片支持企业实现多用户和多业务的隔离和保护,大连接的特性满足工厂内信息采集以及大规模机器间通信的需求,5G工厂外通信可以实现远程问题定位以及跨工厂、跨地域远程遥控和设备维护。在智能制造过程中,高频和多天线技术支持工厂内的精准定位和高宽带通信,毫秒级低时延技术将实现工业机器人之间和工业机器人与机器设备前所未有的互动和协调,提供精确高效的工业控制。在柔性制造模式中,5G可满足工业机器人的灵活移动性和差异化业务处理的高要求,提供涵盖供应链、生产车间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5G可以替代有线工业以太网,节约建设成本。
在智能工厂中,通常需要各类搬运装置将各个生产原料运输到车间各个生产环节,目前的原料运输装置结构固定,功能单一,使用过程中无法同时运输多种生产物料,对于不同的生产原料需要依靠不同的运输装置,造成工厂生产效率降低,不仅如此,智能工厂中,各生产环节、流程的生产装置具有不同的工作范围和高度,原料运输装置难以根据这些生产装置调节原料的高度位置,导致其实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5G网络的用于智能工厂的原料运输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5G网络的用于智能工厂的原料运输系统,包括底座、处理器、运输装置和四个移动装置,四个移动装置分别设置底座的四角处的下方,所述处理器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中心处设有开口,所述运输装置位于开口的内侧,所述处理器内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
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机构、若干运输机构和两个吊杆,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吊杆固定在底座的下方,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运输机构从下而上均匀分布在支撑机构的上方;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载物台、固定框、活动框和两个活动组件,所述固定框固定在载物台的上方,所述活动框的底端的内壁与固定框的顶端的外周密封连接,所述活动框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活动组件与载物台连接,相邻两个载物台之间设有两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单元和两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杆、套环和电动推杆,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电动推杆与PLC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套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上方的载物台铰接,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移动单元、齿条和齿轮,所述齿轮同轴固定在套环上,所述齿条位于齿轮的下方,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移动单元与齿条传动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凹口、驱动组件、滑轨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凹口设置在最下方的载物台的下方,所述驱动组件位于凹口内的底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两个支撑组件之间,所述滑轨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轨的两端固定在底板的上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块、驱动块、伸缩架和滑环,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凹口内的底部,所述驱动组件与驱动块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架的顶端的两侧分别与固定块和驱动块铰接,所述伸缩架的底端的两侧分别与滑环和底板铰接,所述滑环套设在滑轨上。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支撑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5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