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食性原花青素/明胶/壳聚糖纳米粒子在检测牛奶变质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4912.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文;马严兰;兰文婷;李睿;王玥;蒋悦;秦文;张清;陈洪;吴定涛;李素清;林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14 | 分类号: | C08J3/14;C08L5/08;C08L89/00;C08L5/16;C08K5/1545;G01N21/8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性 花青素 明胶 聚糖 纳米 粒子 检测 牛奶 变质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食性原花青素/明胶/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醋酸钠溶液;将壳聚糖溶解于醋酸钠溶液中,制得混合液I;将明胶溶解于醋酸钠溶液中,制得混合液II;制得原花青素溶液;搅拌混合液I,边搅拌边加入原花青素溶液,然后超声处理,制得混合液III;取混合液II进行磁力搅拌,添加混合液III继续磁力搅拌,制得明胶/壳聚糖/原花青素纳米粒溶液,然后缓慢滴加β‑环状糊精溶液,搅拌至溶液颜色均匀,制得混合液4,在常温下静置,然后低温离心,得到沉淀物,然后冷冻干燥,制得原花青素/明胶/壳聚糖纳米粒子;本发明可以提高花青素的贮藏稳定性;还可使原花青素可在特定的pH下进行稳定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粒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食性原花青素/明胶/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原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pH敏感性,pH不同时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是极具理想的生物型pH敏感检测物质。但原花青素分子稳定性较差,易降解,尤其对pH、光照、温度等各种贮存条件都很敏感,因此在做pH指示剂时,无法达到理想的指示作用。
纳米颗粒在生物科学中被定义为至少一维尺寸小于1000nm的颗粒,但是纳米粒子因其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并有高的扩散速率和避免团聚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材料学、医药学、化工类等行业。因其一些性能优良的物理特性,制备纳米粒子应用于食品行业正在发展探索,尚不成熟。而在食品行业纳米粒子也多用于载送生物活性化合物并在特定的温度下或pH下释放来期待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但是这种温敏性、pH敏性纳米技术技术多应用药物载送作用或一些天然大分子的特定释放以增加其生物活性,更多突出的是其在生物活性上的应用;而将其作为一种智能的传感变色天然装置如将具有pH敏感性的天然大分子如原花青素进行纳米装载,并通过食物的pH的变化进行指示作用来检测食物是否变质的技术则开发暂未发现。因为显色且无毒的天然大分子如原花青素在不同的pH下均有一定的颜色变化,无法在特定的pH范围内维持饮料系统的颜色稳定。且制备可以在特定pH 下将天然大分子释放的封装材料,并使纳米粒子具有一定的水分散性和缓释性在现有的技术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使原花青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可以在特定的pH环境下进行释放,以起到一个更加高效的指示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综上一种提高花青素储藏稳定性,使原花青素可在特定pH下稳定释放的原花青素/明胶/ 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食性原花青素/明胶/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其应用,提高花青素的贮藏稳定性;还可使原花青素在特定的pH下进行稳定释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食性原花青素/明胶/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两组浓度相同的醋酸钠溶液,所述醋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2-0.6mol/l;醋酸钠溶液的pH为5.4-5.6;
(2)将壳聚糖溶解于步骤(1)制得的一组醋酸钠溶液中,搅拌制得混合液I;所述混合液I中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2-0.8%;
(3)将明胶溶解于步骤(1)制得的另一组醋酸钠溶液中,搅拌制得混合液II,所述混合液II中明胶的质量分数为0.2-0.8%;
(4)将原花青素溶于水,制得质量分数为0.2-0.6%的原花青素溶液;优选的,所述原花青素的纯度为95%;
(5)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液I中加入原花青素溶液,然后超声处理,制得混合液III;
(6)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液II中加入混合液III,然后继续磁力搅拌,制得明胶/ 壳聚糖/原花青素纳米粒溶液;
(7)在搅拌条件下,向明胶/壳聚糖/原花青素纳米粒溶液加入β-环状糊精溶液,然后继续搅拌,制得混合液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4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