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绿相黄钒酸铋粉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4633.4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天权;陈锡勇;郭燕;张钰莹;陆秀清;张修海;李伟洲;曾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绿相黄钒酸铋 粉末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绿相黄钒酸铋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步骤操作:
(1)将称取的NH4VO3溶入去离子水中,然后用搅拌器在40~50℃搅拌溶解,记为A溶液;将称取的Bi(NO3)3﹒5H2O溶入去离子水中,然后用搅拌器在40~50℃搅拌溶解,记为B溶液;
(2)称取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放入烧杯进行搅拌混合溶解,记为C溶液;
(3)将C液分别与A,B液混合搅拌,分别记为A',B'溶液;
(4)将A',B'两液混合后超声乳化处理,制成微乳液;合成反应为机械搅拌,调节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
(5)将实验最终所得粉末用乙醇或丙酮及蒸馏水清洗5~6次,每次清洗应充分搅拌均匀,之后静置沉淀分层,滤掉上层溶液,如此反复5~6次;
(6)将滤得的粉末在80~85℃温度下烘干10~12h,即可得到纳米BiVO4粉末;
所述步骤(2)中有机溶剂为环己烷,添加量为0.5~4.0 ml/L;
所述步骤(2)中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添加量为2.0~8.0 g/L;
所述步骤(2)中助表面活性剂为丙三醇、正丁醇、正辛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添加量为2.0~10.0 ml/L;
所述步骤(3)中C溶液分别与A,B溶液混合采用等体积混合;
所述步骤(3)中A',B'两液的混合溶液浓度为0.01~0.05 mol/L,且混合溶液中的Bi(NO3)3·5H2O和 NH4VO3物质的量比为(1~1.2):1;
所述步骤(4)中A',B'两液的混合溶液的超声乳化处理为超声频率为20kHz,乳化时间为30~90s;调节pH采用10% NaOH溶液或氨水,pH值为1.0~3.0,反应温度为50~80℃,搅拌速率50~100 r/min,时间为3.0~4.5 h;
所述步骤(6)中制备得到的BiVO4粉末呈亮黄色,粉末的平均粒度为110~130 nm,粉末粒度在100nm以下的占40%以上,粉末粒度在200nm以下的占80%以上,粉末晶体结构是单斜晶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绿相黄钒酸铋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配制得到的NH4VO3溶液浓度为0.01~0.10 mol/L;配制得到的Bi(NO3)3·5H2O溶液浓度为0.01~0.10 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绿相黄钒酸铋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加入含防止Bi(NO3)3·5H2O水解的稀硝酸,其浓度为1.0~1.5 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46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