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混合式迷宫型磁流变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0864.8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龙;王梓骄;谢国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6;F16F9/3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混合式 迷宫 流变 减振器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混合式迷宫型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工作缸、活塞杆、活塞体、磁流变液、永磁体定位环、永磁体环Ⅰ、永磁体环Ⅱ、线圈Ⅰ、线圈Ⅱ,所述的活塞体为阶梯轴状。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阻尼力较小等问题,同时实现了减少工作用磁流变液体积量,大大提高磁流变阻尼力,具有所需的磁流变液用量少且磁流变效应显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流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混合式迷宫型磁流变减振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减振器是应用了磁流变液这种可控流体的新型减振器。在不同磁场下,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强度不同,迫使磁流变液流动的剪切力也不一样,也就是说磁流变减振器所提供的阻尼力是可变的。因而,通过控制外加磁场,便可达到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可调的目的。正是由于磁流变减振器具有这一重要工程应用价值,目前已引起业界对磁流变减振器的广泛研究。
根据磁流变液的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可分为剪切式、阀式、挤压式以及两种模式的混合工作模式。 其他现有技术的磁流变减振器,也存在多种技术问题,如磁流变液的利用率不高,阻尼力调节范围固定,不能灵活调节,有时发生通电线圈失效,不能保证工作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混合式迷宫型磁流变减振器,该磁流变减振器能够解决现有阻尼力较小等问题,同时实现了减少工作用磁流变液体积量,大大提高磁流变阻尼力,具有所需的磁流变液用量少且磁流变效应显著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电磁混合式迷宫型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工作缸、活塞杆、活塞体、磁流变液、永磁体定位环、永磁体环Ⅰ、永磁体环Ⅱ、线圈Ⅰ、线圈Ⅱ;
所述的活塞体为阶梯轴状,中间的是一级轴,其半径最大,一级轴左右两侧依次设有一组以上的次级轴,以一级轴向左右两边方向,各个次级轴的半径依次递减;
所述的工作缸的左右端壁上分别设有活塞杆孔,所述的活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塞孔穿出工作缸的左右两端面,能够沿着活塞孔相对于工作缸滑动;所述的活塞体设于工作缸内,活塞体与活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塞体与活塞杆的轴线重合;
所述的工作缸的内壁形状对应活塞体的结构设计,也包含对应级轴的一级环槽和对应各个次级轴的次级环槽;
所述的活塞体的各个次级轴的端面上设有线圈环槽Ⅰ,该线圈环槽Ⅰ内设有线圈Ⅰ,所述的线圈Ⅰ的端面与相应的次级轴的端面齐平;所述的工作缸的各个次级环槽的内圆面上设有永磁体环槽I,该永磁体环槽I内设有永磁体环Ⅰ,所述的永磁体环Ⅰ的内圆面与相应的次级环槽的内圆面齐平;所述的活塞体上各个次级轴的端面、外圆面与其对应的工作缸的各个次级环槽的内壁、内圆面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的一级轴的外圆面上设有线圈环槽Ⅱ,该线圈环槽Ⅱ内设有线圈Ⅱ,所述的线圈Ⅱ的外圆面与一级轴的外圆面齐平;所述的工作缸的一级环槽的内圆面上设有永磁体定位环,永磁体定位环的左右端面与一级环槽左右内壁接触;所述的永磁体定位环上设有永磁体环槽Ⅱ,该永磁体环槽Ⅱ内设置永磁体环Ⅱ设于永磁体环槽内,永磁体环Ⅱ的内圆面与永磁体定位环的内圆面齐平;
所述的一级轴的外圆面与永磁体定位环的内圆面相对应,它们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一级轴的左右端面与一级环槽的左右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线圈的外圆面与永磁体定位环的内圆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磁流变液填充于各个间隙中。
所述的永磁体定位环内圆面上设有多组永磁体环槽Ⅱ和永磁体环Ⅱ;各组永磁体环槽Ⅱ和永磁体环Ⅱ之间等距间隔分布;各个永磁体环Ⅱ均为轴向充磁型永磁体,且各个永磁体环Ⅱ的磁力线方向相同。
所述的永磁体环Ⅰ均为径向充磁型永磁体,以一级轴为分界,左侧的各个永磁体环Ⅰ的磁力线方向相同,右侧的各个永磁体环Ⅰ的磁力线方向相同,左侧的永磁体环Ⅰ与右侧永磁体环Ⅰ的磁力线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0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茶树产量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那西肽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