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0540.4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辉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6 | 分类号: | D04B1/16;D04B21/00;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潘增军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再生 涤纶 针织 面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环保再生涤纶纱线织造而成,所述环保再生涤纶纱线由混合溶体纺丝而成,所述混合溶体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和植物抗菌纤维素熔体以4:1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生产和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和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再回收方法,
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的制备,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生成的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低聚物在280~290℃和真空条件下缩聚而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
步骤(2):植物抗菌纤维素熔体的制备,将植物秸秆去叶、切段、清洗并置于沸水中热处理5~6小时,将热处理后的秸秆烘干、粉碎至150~160目得到植物秸秆粉末;按1g:50ml的固液比将秸秆粉末与浓度为25g/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在80~90℃的条件下完成碱化处理,离心后将第一离心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并按1g:35ml的固液比与浓度为12g/L的亚氯酸钠溶液混合,调节pH至4.0,在80~90℃的条件下完成脱色除杂处理并离心,将第二离心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并干燥粉碎得到植物纤维素,以按1:30~35的质量比将植物纤维素与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混合,并加入抗菌剂,搅拌到粘稠状,形成植物抗菌纤维素熔体;
步骤(3):混合溶体的制备,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和植物抗菌纤维素熔体以4:1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形成混合溶体;
步骤(4):纺丝,将混合溶体直接纺丝得到环保再生涤纶纱线;
步骤(5):织造,将环保再生涤纶纱线织造成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
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再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回收清洗,将将使用过的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收集后进行高温洗涤处理;
步骤(2):烘干消毒,将洗涤后的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在高温下进行烘干消毒处理;
步骤(3):一次粉碎处理,将烘干消毒后的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进行粉碎处理,粉碎至20~25目,得到一次粉碎物;
步骤(4):二次粉碎处理,将一次粉碎物进行二次粉碎处理,粉碎至180~200目,得到二次粉碎物;
步骤(5):熔体的制备,将二次粉碎物在280~300℃和真空条件下重新生成混合熔体;
步骤(6):纺丝,将混合溶体直接纺丝再次得到环保再生涤纶纱线;
步骤(7):织造,将环保再生涤纶纱线再次织造成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循环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生产和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的步骤(2)中,抗菌剂为酸酐改性聚六亚甲基盐酸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生产和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再回收方法的步骤(1)中,高温洗涤的温度为110~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生产和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再生涤纶针织面料的再回收方法的步骤(2)中,烘干消毒为红外线烘干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辉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辉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05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