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通信技术的跟车导航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0204.X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信 技术 导航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一种基于通信技术的跟车导航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车速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前车第一车速;车速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分析所述第一车速变化趋势;车距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前车与后车的动态距离;车速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自身车辆第二车速;信息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车速及其变化趋势、动态距离、第二车速的目标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信号调制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电信号调制在无线电波上;无线电发射子模块被配置为向前车发射高频信号;无线电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高频信号;信号解调模块被配置为将电信号还原为目标信息;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车速及其变化趋势向后车输出显示;显示子模块被配置为将动态距离以及第二车速向后车输出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通信技术的跟车导航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道路上的车辆也随之增多,而道路资源又是有限的,当前车司机开车慢时,后车司机会鸣笛催促,这就导致跟车距离在不断得减小,也就导致追尾事故频发,尤其是对一些大载重的货车,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更长。
虽然目前不少车辆都装配有前车雷达以及后车雷达,但是这类型雷达仅能够检测到1至2米内的障碍物,无法检测到更远的障碍物,对于追尾这类型事故来说,当前后车的间距突然缩小至1米,这类型雷达无法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技术的跟车导航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通信技术的跟车导航系统,包括:
车速检测模块,设置于车辆的前部,被配置为检测前车的第一车速;
车速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分析所述第一车速的变化趋势;
车距检测模块,设置于车辆的前部,被配置为检测前车与后车的动态距离;
车速获取模块,与车辆的控制系统连接,被配置为获取自身车辆的第二车速;
信息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车速及其变化趋势、动态距离、第二车速的目标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调制模块,被配置为将含有第一车速及其变化趋势、动态距离、第二车速的电信号调制在无线电波上;
无线电发射子模块,被配置为向前车发射已调制完成的高频信号;
无线电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后车发射的已调制完成的高频信号;
信号解调模块,被配置为读取所述高频信号寄载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还原为目标信息;
显示模块,设置于车辆的后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车速及其变化趋势向后车输出显示;
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动态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显示子模块,设置于车辆的后部,被配置为将所述动态距离以及第二车速向后车输出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车辆位置计算模块,被配置为计算前车与后车的位置关系;
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前车与后车是否位于同一车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频闪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显示模块以及显示子模块输出的内容以预设频率闪烁显示;
频闪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调整显示模块以及显示子模块的灯光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0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