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血管溶栓的双球囊注射导管器械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45588.6 | 申请日: | 2019-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4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周石;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M25/10;C08J7/04;C08J7/044;C08J5/18;C08L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血管 双球囊 注射 导管 器械 | ||
1.一种用于血管溶栓的双球囊注射导管器械,所述器械包括注射导管(1)、穿套在注射导管(1)外侧的球囊(2)以及设置在注射导管(1)内部的腔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导管(1)包括第一导管段(11)、第二导管段(1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管段(11)和第二导管段(12)之间的注药导管段(13),所述注药导管段(13)是由通电形变膜(133)组成且具有独立储药空腔(134),通电形变膜(133)上设有多个用于药液流通的微孔(138);
所述球囊(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导管段(11)、第二导管段(12)上的第一球囊(21)、第二球囊(22),用于通过充气膨胀堵塞血管(6)以在栓子(5)的两侧形成封闭治疗空间(7);
所述腔道(3)包括:用于血液流通的主腔道(31),用于充气的第一侧腔道(32),用于注药的第二侧腔道(33)以及用于通过金属导丝(115)向通电形变膜(133)通电的第三侧腔道(34),利用通电形变膜(133)通断电收缩对药液进行扰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溶栓的双球囊注射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导管段(13)包括:分别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段(11)远端口、第二导管段(12)近端口的第一连接件(131)、第二连接件(13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31)和第二连接件(132)之间用于形成独立储药空腔(134)的通电形变膜(133),
至少一个箍环(135),所述箍环(135)沿着所述通电形变膜(133)的内侧径向设置,用于提供刚性支撑,
至少一个注射头(136),所述注射头(136)斜向设置在所述箍环(135)上并与所述独立储药空腔(134)相通,用于刺入栓子(5)中进行注药;
所述腔道(3)包括:主腔道(31),所述主腔道(31)的近端通过设置在第一导管段(11)外侧上的多个进流孔(111)与外界相通,所述主腔道(31)的远端依次贯穿注药导管段(13)及第二导管段(12)并延伸至外界形成带有出流孔(312)的尖端部(311),用于进行血液引流;
第一侧腔道(32),所述第一侧腔道(32)的近端与设置在第一导管段(11)外侧上的进气接口(112)相连,用于为第一球囊(21)、第二球囊(22)充气;
第二侧腔道(33),所述第二侧腔道(33)的近端与设置在第一导管段(11)外侧上的注药接口(113)相连,用于为所述独立储药空腔(134)送药;以及
第三侧腔道(34),所述第三侧腔道(34)的近端与设置在第一导管段(11)外侧上的导电接口(114)相连,用于通过金属导丝(115)连接至第一连接件(131)为通电形变膜(133)通断电,促使注射头(136)进行动态收缩式注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溶栓的双球囊注射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导管(1)的外侧穿套有能够自由伸缩的导引导管(4),用于对所述注射头(136)在推进和撤回时进行防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溶栓的双球囊注射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导管段(13)还包括至少一个波纹管(137),所述波纹管(137)设置在所述第一球囊(2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31)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管段(11)上,和/或所述第二球囊(2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32)之间的所述第二导管段(12)上,用于缓冲通电形变膜(133)在通断电时产生的冲击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溶栓的双球囊注射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环(135)上还设置有多个微孔(138),所述微孔(138)与所述独立储药空腔(134)相通,在治疗时用于向所述封闭治疗空间(7)内渗透药物,在治疗结束后,在封闭治疗空间(7)内的废液可通过所述微孔(138)被吸出,进而通过所述注药接口(113)排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溶栓的双球囊注射导管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头(136)的材质为医用硅胶,注射头(136)的尖端朝向所述第二导管段(12),且与朝向第二导管段(12)的轴向呈20-30度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55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油泵防磨助抽增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新材料生产用混合搅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