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驱动可变形微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3735.6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7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汤跃;徐立新;李建华;王鹏;谢会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无锡微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6 | 分类号: | G02B2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变形 | ||
1.一种热驱动可变形微镜,其特征在于,该微镜由镜片、电极、支梁和硅结构框架组成,所述支梁将镜片悬空支承在硅结构框架的中央,所述镜片由上至下分为三层,依次为铝反射层、二氧化硅层和硅层,所述支梁与镜片的硅层为同种材质整体成型,所述硅结构框架与支梁之间由二氧化硅层绝缘,所述电极设置在硅结构框架的表面与支梁相连,对电极通电后,支梁和镜片形成电流回路并发热,利用铝反射层和硅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得镜片产生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驱动可变形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中硅层的半径与铝反射层的半径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驱动可变形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梁采用分叉式悬臂梁结构,悬臂梁在平面内呈迂回排列,悬臂梁的分叉端位于硅结构框架上,汇合端位于镜片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驱动可变形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表面固定电阻丝,导线布置在支梁的表面并导通电阻丝和电极。
5.一种热驱动可变形微镜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的热驱动可变形微镜,其实现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SOI基片正面生长一层二氧化硅作为绝缘层,然后溅射一层铝后利用光刻工艺形成反射镜面;
步骤二:在SOI基片正面通过光刻工艺图形化需要形成支梁结构后利用DRIE工艺刻蚀成形;
步骤三:在SOI基片背面通过光刻图形化需要刻蚀的背腔结构后利用DRIE工艺刻蚀背腔至SOI中间二氧化硅层;
步骤四:利用腐蚀液腐蚀暴露出来的二氧化硅层,释放微镜,完成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无锡微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大学;无锡微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37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