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40867.3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3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姚祖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木雨铭茶叶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萎凋:将新鲜茶叶在温度为20‑26摄氏度的条件下在萎凋槽上均匀摊放,并静置13‑16小时;摇青:萎凋结束后,将新鲜茶叶转移到摇青机上摇青35‑50分钟;揉捻:摇青结束后,将茶叶转移至揉捻机上进行揉捻,温度控制在24‑27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40‑50,揉捻时间控制在80‑100分钟;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发酵机上,温度控制在20‑26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进行发酵,发酵1.5‑2小时;本工艺最突的地方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发酵,节约时间。理条:将发酵好后的茶叶放到理条机上,温度控制在270‑280摄氏度之间;本红茶的加工工艺,可以使茶叶中所含有的特有物质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可以有效提高红茶的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97%,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差,现有的大多红茶加工工艺所生产出的红茶质量相对较差,较为粗糙,且不能使红茶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可以使茶叶中所含有的特有物质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可以有效提高红茶的加工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萎凋:将新鲜茶叶在温度为20-26摄氏度的条件下在萎凋槽上均匀摊放,并静置13-16小时,萎凋过程中要人工不定时去由下往上翻动翻均匀,待茶青叶色转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手感变柔软均匀即可进行下一个工序;
2)摇青:萎凋结束后,将新鲜茶叶转移到摇青机上摇青35-50分钟,摇青速度由低渐高,用力由轻渐生,摊叶由薄渐厚,时间由短渐长;
3)揉捻:摇青结束后,将茶叶转移至揉捻机上进行揉捻,温度控制在24-27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40%-50%之间,揉捻时间控制在80-100分钟,揉捻过程中常常筛分复揉,对保留细嫩芽叶的锋苗和提高粗大叶子的成条率具有良好的作用,遵循“先成条,后切碎”“多次短时、筛分复揉切”的原则;
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发酵机上,温度控制在20-26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进行发酵,发酵1.5-2小时,发酵期间需翻动一次以保证发酵均匀,发酵时间长短,要看茶叶老、嫩,天气冷、热,萎凋干、湿以及揉捻程度,一般幼嫩叶、揉捻充分的原料、发酵温度高的叶子发酵快;
5)理条:将发酵好后的茶叶放到理条机上,温度控制在270-280摄氏度之间;
6)提香:在温度为70-80摄氏度的锅炉内进行烘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萎凋槽上摊放茶叶的厚度为18-20厘米,且萎凋期间每隔20-35分钟需要翻一次,以使萎凋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揉捻工序分2次进行,每次揉捻过后分别进行筛分,分别进行发酵,使揉捻更为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发酵机上茶叶的摊放厚度在8-11厘米之间,发酵期间需翻动一次以保证发酵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理条机对茶叶进行理条时,使茶叶达到八成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对茶叶进行提香的过程中,时间控制在1.5-2小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红茶的加工工艺,具有以下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木雨铭茶叶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阳木雨铭茶叶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8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汽化装置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格板快速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