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曲霉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7902.6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5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任达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62;C12R1/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73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霉 发酵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曲霉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米曲霉保存斜面上取孢子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得到活化后的米曲霉;S2:将S1中得到的活化后的米曲霉菌块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种子液;S3:取出S2中得到的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米曲霉发酵物。本发明提供的米曲霉发酵液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可对米曲霉菌的发酵产物研究提供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曲霉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蛋白酶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可高效水解蛋白质。按照蛋白酶特异性或催化机制,可以将肽蛋白酶分为外肽酶和内肽酶,蛋白酶的反应类型、催化位点的性质和化学性质、蛋白酶结构各不相同。蛋白酶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在植物中,蛋白酶参与储存蛋白的动员、凋亡等过程;在动物中,蛋白酶有肾素、胰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种类,这些蛋白酶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动物蛋白酶也是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大多数蛋白酶时由微生物产生的。有些微生物有自己分泌蛋白酶的自然能力,而不需要任何诱导。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生物发酵来大量生产蛋白酶,微生物发酵通常采用固态发酵和深层发酵两种工艺从微生物中提取蛋白酶。通常情况下,蛋白酶可用于食品、医疗、化学等领域。比如,米曲霉蛋白酶能够水解面筋蛋白使面包变得柔软并增强面包的香气;巨芽孢杆菌胞内丝氨酸蛋白酶对水解酪蛋白和血红蛋白非常有效;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可产角蛋白,可用于皮革脱毛。
米曲霉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发酵食品行业,是酱油、清酒、烧酒、黄酒、豆豉等食品的关键发酵菌种。但是米曲霉在发酵生产蛋白酶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关键点,比如米曲霉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条件(温度、pH等)下生长速度、产孢丝有较大的差异。目前工业上使用米曲霉发酵生产得到的蛋白酶酶活力有限,为后期蛋白酶纯化等过程造成困扰。因此,优化产酶条件能够为米曲霉工业应用带来重要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有关米曲霉发酵液的产物浓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曲霉发酵液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米曲霉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米曲霉保存斜面上取孢子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得到活化后的米曲霉;
S2:将S1中得到的活化后的米曲霉菌块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种子液;
S3:将S2中得到的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米曲霉发酵物。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1中活化培养基包括:硝酸钠1-3g/L,磷酸氢二钾3-5g/L,硫酸镁1-3g/L,氯化钾0.1-3g/L,果糖20-40g/L,琼脂20g/L,pH6.5,蒸馏水。所述的步骤S1中的活化的条件为:30-35℃下活化培养36-72小时。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2中的种子培养基包括:豆饼浸出液200-300mL,马铃薯浸出液200-300mL,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4-8g/L,氯化钙1-3g/L,pH6.5,蒸馏水。所述的步骤S2中的种子培养的条件为:30-35℃下,180转/min摇床培养48小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种子培养基中豆饼浸出液与马铃薯浸出液的体积比为5:6,磷酸二氢钾与氯化钙的浓度比为2.5:1;
最优选地,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包括:豆饼浸出液250mL,马铃薯浸出液300mL,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5g/L,氯化钙2g/L,pH6.5,蒸馏水。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3中的发酵培养基包括:豆饼浸出液30-45%(v/v),马铃薯浸出液20-30%(v/v),酵母浸出液10-20%(v/v),葡萄糖20-50g/L,磷酸二氢钾4-8g/L,硫酸镁1-5g/L,氯化钙2-8g/L, pH6.5,蒸馏水。所述的步骤S3中的发酵的条件为400r/min,通气量5.0L/min,培养6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7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