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操纵杆调频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37574.X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艳;刘泽;汪亚龙;张若忱;殷鹏;王文涛;陈浩;李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B64F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操纵杆 调频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气动力学,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操纵杆调频设计方法。本发明直升机操纵杆调频设计方法,操纵杆符合装机技术状态下进行安装动特性试验,得到其安装频率特性;根据安装动特性试验结果,如不满足动力学设计要求,制定调频设计方案,并进行安装动特性试验得到调频设计后的安装频率特性;根据动力学设计要求,判定试验结果是否满足其要求,如满足则实施方案,如不满足则重新制定调频设计方案,重复直至满足动力学设计要求。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操纵杆频率能够有效避开直升机旋翼转速频率,从而避免二者共振,大幅减低振动,提高直升机操纵杆的操纵控制精度,保证驾驶员的实际精准操纵和飞行安全,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气动力学,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操纵杆调频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与其它飞行器相比,直升机各部件是处于一个相当复杂且恶劣的振动环境下工作的,而随着直升机型号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对直升机振动水平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因此,必须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动力学设计,使得部件的安装频率避开主旋翼一阶通过频率足够远,防止可能带来的局部振动过大,影响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实际操纵困难,会带来影响飞行安全的隐患。试飞过程中,周期变距操纵杆是直升机驾驶员控制飞行方向的操纵杆,如果其安装频率匹配性不满足动力学设计要求,导致振动过大,甚至出现“空中打手”现象,必须进行合理的调频设计,保证驾驶员的实际精准操纵和飞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操作杆控制精度的直升机操纵杆调频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操纵杆调频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操纵杆符合装机技术状态下进行安装动特性试验,得到其安装频率特性;
第二步:根据安装动特性试验结果,如不满足动力学设计要求,制定调频设计方案;
第三步:重复第一步,得到调频设计后的安装频率特性;
第四步:根据动力学设计要求,判定第三步的试验结果是否满足其要求,如满足则实施方案,如不满足则重新制定调频设计方案,重复第二步至第四步,直至满足动力学设计要求;
第五步:进行试飞验证。
所述操纵杆为周期变距操纵杆。
所述安装动特性试验时,对安装到位的操纵杆施加激励,并测试其模态参数,其中,模态参数包括至少频率、振型、阻尼。
所述动力学设计要求为操纵杆安装频率偏离主旋翼转速频率至少5%。
所述调频设计方案为根据操纵杆安装频率与主旋翼转速频率之间的偏离情况,在操纵杆的杆头处设置相应调频配重。
所述操纵杆安装频率相对主旋翼转速频率偏大,且不满足动力学设计要求时,对杆头进行减重处理。
所述杆头进行减重处理为对杆头进行的壁厚进行减薄处理。
所述操纵杆安装频率相对主旋翼转速频率偏小,且不满足动力学设计要求时,在杆头处增加调频配重。
所述调频配重由对称的上调频配重和下调频配重对接而成,并由卡箍固定。
试飞验证时,操纵杆调频设计前后试飞振动水平数据结果对比分析,获取调频设计的减振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直升机操纵杆调频设计方法通过合理的设计流程及调频方案设计,可以有效保障操纵杆频率能够有效避开直升机旋翼转速频率,从而避免二者共振,大幅减低振动,提高直升机操纵杆的操纵控制精度,杜绝“空中打手”现象,保证驾驶员的实际精准操纵和飞行安全,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直升机操纵杆调频设计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75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