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自动化堆取料码头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7136.3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刘寿恩;夏文浩;武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02 | 分类号: | B65G65/02;B65G6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建模 自动化 堆取料 码头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自动化堆取料码头控制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获取堆料区域的大小,并根据所述堆料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形成预设垛形;对所述预设垛形进行分层,并继续成分层数据;根据所述分层数据控制堆料机进行逐层堆料;堆料完成后,获取成品垛形的垛形信息并与所述预设垛形进行比对;判断比对成功时,停止堆料,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及系统,通过生成三维建模从而形成预设垛形,并根据预设垛形进行分层从而进行分层往返堆料的方式实现了在无人状态下的精准堆料,提升散料堆场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果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人生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堆场大机操作人员工作位置位于堆场大机悬臂上方司机室内,人员手动作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自动化堆取料码头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同时伴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散料堆场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已经成为行业实现减人增效的常规选项。堆、取料机操作人员工作位置位于悬臂上方司机室内,人员手动作业,劳动强度大,现场环境恶劣,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以下问题:
1、受人员操作、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在堆料作业过程中,很难堆出规整、饱满的垛形,一方面,导致场存利用率偏低,另一方面,受降水因素影响更容易导致煤炭流失并造成环境污染。
2、受人员操作限制,在取料作业过程中,很难将流量持续、稳定控制在额定流量,偏小则作业效率低,偏大易发生溜槽堵料故障,影响作业效率及设备安全。
3、操作人员工作地点环境恶劣,存在煤尘、噪声、高温三大职业病接害因素,同时劳动强度大,对身体健康有损害。
4、操作人员水平不一,劳动强度大,精神状态容易波动,存在人为失误导致事故的风险。
因此,设计一个能提升散料堆场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果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人生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效率同时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自动化堆取料集中控制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自动化堆取料码头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堆料区域的大小,并根据所述堆料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形成预设垛形;
对所述预设垛形进行分层,并继续成分层数据;
根据所述分层数据控制堆料机进行逐层堆料;
堆料完成后,获取成品垛形的垛形信息并与所述预设垛形进行比对;
判断比对成功时,停止堆料。
进一步的,所述分层数据包括层数信息以及各料层的堆料起点信息、堆料终点信息以及料层高度信息;
则所述对所述预设垛形进行分层,并继续成分层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首层料层的所述堆料终点信息以及所述堆料终点信息,并控制堆料机在所述起点和所述终点之间进行往返堆料;
判断当料层内的材料平均高度到达所述料层高度信息设定的料层高度时,获取下一料层的所述堆料终点信息以及所述堆料终点信息,并控制堆料机在所述起点和所述终点之间进行往返堆料。
进一步的,所述堆料完成后,获取成品垛形的队形信息并与所述预设垛形进行比对之后,还包括:
判断比对失败时,向后台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堆料区域的大小,并根据所述堆料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形成预设垛形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7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站的容量动态分配方法及基站
- 下一篇:一种智能绿道的设计方法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