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香椿品质的育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2845.2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游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1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赵宗海 |
| 地址: | 23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香椿 品质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香椿品质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种根的选择:选择无病害、长势好的香椿树,然后挖取主根,再截留新鲜的根茎,然后再送入营养液中浸泡处理,浸泡后干燥,备用;步骤二,种根的处理:将种根先置于烘箱中活化10‑20min,活化温度为45‑55℃,然后再采用60Cor辐照处理,辐照结束,即可。本发明种根先采用营养液浸泡处理,目的是为了使种根被营养液先包覆,营养液中的六环石粉经过改性后能够与微量元素和蒙脱土的分散液共同作用,从而增强种根基体的抗菌能力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再烘箱中活化10min,然后再采用60Cor辐照处理,进一步的完善种根的基体的生存力,最后在育苗基质中进行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椿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香椿品质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
香椿育苗成活率以及香椿的产量仍需要改进,从而增加农户的收入,现有的育苗技术较为简单,达到的效果还不是很好。
中国专利文献CN108094026A公开了一种香椿的育苗方法,当年1月中旬将3年生的香椿树连根挖出,挖出部分为以树干为中心的半径约20公分的半圆带土根系;在以原树干为圆心的地面上,挖辐射状深沟;同时以原树干为圆心,挖圆形深沟,切断根系;用配制混合土壤填充深沟和移植坑;平整地面,浇透水,用透明结实的薄膜覆盖;在辐射状沟和圆形沟的交叉处的薄膜上插孔,以便后期浇水;定时浇水;浇水后用土壤覆盖浇水孔;出苗后,在苗所在位置将薄膜开孔,便于出苗;定时浇水,除草;苗高20-30cm时,即可移栽,香椿树原株移植后,可以当年采摘,创收见效快,本育苗法可以保持香椿树的品种不退化,幼苗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该育苗方法仍可进一步改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香椿品质的育苗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香椿品质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根的选择:选择无病害、长势好的香椿树,然后挖取主根,再截留新鲜的根茎,然后再送入营养液中浸泡处理,浸泡后干燥,备用;
步骤二,种根的处理:将种根先置于烘箱中活化10-20min,活化温度为45-55℃,然后再采用60Cor辐照处理,辐照结束,即可;
步骤三,育苗基质的制备:将30-40份腐殖酸先加入到搅拌器中,然后再加入50-60份去离子水混合,随后再加入10-20份的猪粪有机肥,然后再加入5-10份粒径为0.2-1mm的砂石,最后再加入3-8份的大豆粉,继续混合,即可;
步骤四:种根的种植:将步骤三制备的育苗基质先铺层,铺层厚度为20-30cm,然后将步骤二处理的种根插入到育苗基质内,上端漏出2-5cm;
步骤五:后期管理:根据香椿的长势进行每周交1-2次水,然后追加铁、镁、锌按照重量比4:2:1的混合营养液,培育8-12个月,即可。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的六环石粉加入到蒙脱土的分散液中,然后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20-30min,搅拌结束,再向其中加入微量元素,继续搅拌20-30min,
优选地,所述改性的六环石粉的改性方法为将六环石粉煅烧,煅烧温度为200-300℃,煅烧20-30min,然后再研磨过200-300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