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采暖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2811.3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8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宇;庞博;蔡瑶;乞胜静;马雨薇;于宝鑫;李文龙;张华东;李佳骥;张磊;张岩;张衡阳;黄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娇 |
地址: | 0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暖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采暖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循环水温度;确定与所述当前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在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循环水温度低于所述当前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情况下,启动所述电采暖设备的加热功能。本发明可以将一整天分为多个控制周期并预先确定每个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按照不同控制周期的循环水最低温度执行启动控制,可以针对不同控制周期进行个性化启动操作,从而提升电采暖设备的节能性和用户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采暖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煤改电”工程中利用电采暖设备替代传统分散燃煤锅炉,可以实现冬季的清洁高效供暖。电采暖设备可以包括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等。电采暖设备通过电能来加热循环水,循环水于供水管道、散热器和回水管道中循环,经由散热器向室内散热。
在使用电采暖设备的过程中,为了节省电能同时保证用户舒适性,通常设有用于启停控制的循环水最低温度和循环水最高温度。当电采暖设备的循环水温度低于循环水最低温度则启动加热功能,当电采暖设备的循环水温度达到循环水最高温度则停止加热功能。目前在电采暖设备控制过程中的循环水最低温度是固定不变的,即电采暖设备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循环水最低温度是一致的。由于不同时间段外界温度不同且用户体感温度也不同,所以电采暖设备基于统一循环水最低温度执行启动控制,导致电采暖设备的节能性和用户舒适性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电采暖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将一整天分为多个时间段,一个时间段为一个控制周期,并确定多个控制周期一一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按照不同控制周期的循环水最低温度执行启动控制,从而提升电采暖设备的节能性和用户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上述技术特征:
一种电采暖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循环水温度;
确定与所述当前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
在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循环水温度低于所述当前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情况下,启动所述电采暖设备的加热功能。
可选的,所述确定与所述当前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包括:
获取各个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其中,所述各个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为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对采暖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和采暖不舒适度最小化目标函数执行函数优化后确定的;
从所述各个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中,查找与所述当前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
可选的,各个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对采暖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和采暖不舒适度最小化目标函数执行函数优化的过程,包括:
以各个控制周期的循环水温度最大温差作为决策变量,构建采暖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和采暖不舒适度最小化目标函数;其中,循环水温度最大温差为循环水温度与电采暖设备的供水温度的最大差值;
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所述采暖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和采暖不舒适度最小化目标函数执行函数优化操作;
在函数优化操作结束后,获得各个控制周期的循环水温度最大温差的最优解;
将各个控制周期的预设供水温度减去各个控制周期的最优解,获得各个控制周期对应的循环水最低温度。
可选的,在所述多目标优化算法为多目标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的情况下,则所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所述采暖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和采暖不舒适度最小化目标函数执行函数优化操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燕山大学,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快充高容量磷烯复合活性炭材料
- 下一篇:一种电容的智能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