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巴匹林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32268.7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奎;杨松;岳涛;李培培;王艳;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C67/28 | 分类号: | C07C67/28;C07C69/157;C07C27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巴匹林钙 制备 方法 | ||
一种卡巴匹林钙的制备方法,将乙酰水杨酸、活性氧化钙、尿素按照一定配比投入至反应容器中,进行固相研磨反应。反应结束后在容器中经真空干燥后出料,得到卡巴匹林钙产品。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产品纯度进行检测,产品纯度≥99.90%。该方法避免了产品与溶剂的分离过程,产品品质好、收率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溶剂分离困难、三废多、收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工医药食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卡巴匹林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酰水杨酸钙脲(CUA)又称卡巴匹林钙,是阿司匹林钙与尿素的配合物,商品名称为速克痛,其疗效同阿司匹林,但副作用低,水溶性好,因而得到广泛重视。被应用于缓解头痛、牙痛、感冒、伤风时的发烧与疼痛,种痘后的发烧与疼痛,神经痛、腰痛、肌肉痛和月经痛。是国际上唯一批准可用于猪、鸡、牛、兔等所有食品动物的解热镇痛药,已载入欧洲药典。卡巴匹林钙是农业部唯一批准可用于家禽的解热镇痛药,属于国家三类新兽药。
最早文献记载的制备方法为:(1)以乙二醇单甲醚做溶剂的工艺,是将乙酰水杨酸溶于乙二醇单甲醚中、四水硝酸钙溶于热乙醇中,二者混合均匀后,加入尿素,冷却至15℃,搅拌条件下逐渐加入预先溶于乙二醇单甲醚的氨气,搅拌2h制得卡巴匹林钙。在该路线中,面由于乙二醇单甲醚为高毒溶剂,沸点高,产品溶剂残留不易除去,影响产品品质。除此之外,反应过程产生副产物硝酸铵,在结晶过程中易包夹在产物中影响产品质量,并且收率较低,收率仅为70%左右,生产成本高。(2)梁久来等改进了合成工艺,先将乙酰水杨酸溶于丙酮中,将四水硝酸钙溶于热乙醇中,将两者混合均匀后,加入尿素,冷却至室温。室温下通入干燥NH3,直至不吸收为止,继续搅拌25分钟,结晶析出。抽滤分离、干燥便得卡巴匹林钙产品,收率95%。该方法的优点为采用一锅烩的合成方法对最早的工艺进行了改进,改用直接通入氨气的方式,缩短了反应时间使操作变得简单。改用丙酮为溶剂,避免了乙二醇单甲醚沸点高、回收率低及附着在产品上不易除去的问题。但此工艺同样存在以丙酮和乙醇作为混合溶剂,分离难度大,难回收;通入氨气的反应终点不易控制,生产危险系数高的问题。(3)中国专利CN 101575305A公开的方法,是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将乙酰水杨酸、尿素和硝酸钙加热到30~40℃溶解,然后在低温下滴加甲醇或乙醇的氨溶液,至反应体系为中性,结晶离心、干燥得成品。该方法虽然使用甲醇或乙醇作溶剂,避免了上述路线中使高沸点溶剂和混合溶剂的缺点,但是,目标化合物和副产物硝酸铵同时产生,并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副产物硝酸铵包夹或吸附在目标化合物中影响产品纯度和质量,并且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氨气比较麻烦,反应终点不易控制,杂质水杨酸偏高,产品质量可控性较差,液氨的使用同样也存在安全隐患。(4)中国专利CN 102924335B公开的方法,是将阿司匹林、硝酸钙、尿素分散于醇中,在0~5℃、搅拌下加入氨水,升温至25~35℃,反应2~2.5小时,降温结晶、过滤、减压干燥产品。该方法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其制备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方法使用的硝酸钙为无水硝酸钙,副产物硝酸铵是易制爆品,存在着不安全隐患。上述方法中使用大量的甲醇作溶剂,尿素在此溶剂中与阿司匹林钙作用几乎不发生络合反应,所得产物尿素含量很低,几乎为零。因此,卡巴匹林钙的制备过程是不能选择大量的甲醇作为该反应的溶剂。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巴匹林钙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产品收率高、稳定性好,工艺简单、安全性高、成本低,具有清洁、环保、经济的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巴匹林钙的制备方法,具有清洁、环保、经济的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1)将活性氧化钙和乙酰水杨酸加入至反应容器中,在5-15℃温度条件进行研磨反应,根据取样测得pH值确定反应终点;
(2)向步骤(1)反应体系中加入尿素颗粒或尿素溶液,升温至20-25℃,继续研磨进行络合反应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