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高湿烟气脱硫除尘脱硝烟气净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2137.9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光;杨山;张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50;B01D53/86;B01D53/56;B01D53/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烟气 脱硫 除尘 硝烟 净化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管式旋风除尘器、SDA脱硫、布袋除尘器的高温高湿烟气净化处理工艺和系统,适应如生物质锅炉烟气含未燃尽火星、含湿量大、污染物波动大对环保设备运行的影响。一种基于SDA脱硫、高温布袋除尘和低温SCR脱硝的高温高湿烟气净化处理工艺,第一,由锅炉尾部烟道空预器前引出高温(200‑230℃)烟气;第二,对含尘烟气进行初级除尘,经陶瓷多管旋风除尘器,去除未燃尽的火星、大颗粒沙尘,预处理后的气体温度保持在200℃以上;第三,初级除尘后的烟气进入脱硫调温塔,根据出入口烟气温度及SO2浓度进行调节;第四,SDA脱硫后的烟气采用低压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处理;第五,烟气进入低温SCR脱硝系统,在低温催化剂作用下氮氧化物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汽;第六,净化后的烟气返回至锅炉原烟道,经原空预器余热回收后通过引风机送入烟囱向大气排放;第七,旋风除尘器与袋式除尘器分离拦截的烟灰分别设置灰库贮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高湿工况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工艺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温(200℃以上)脱硫除尘的生物质电厂烟气净化处理工艺和系统。
背景技术
以生物质锅炉为例,高温高湿烟气有如下特点:
1、生物质燃料氢元素含量高,烟气中湿含量较高,可达15-30%。烟气酸露点温度高,较燃煤锅炉高10K,烟温降低宜出现结露、糊袋问题。
2、烟尘中碱金属含量高,可达8%,容易造成SCR脱硝催化剂失效。
3、燃烧纯生物质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在100-250mg/m3,如掺烧模板、木材、树皮、工业废料等,SO2、NOx污染物波动范围大。
4、烟气中常夹带未燃尽的火星,对后部设备造成影响。高温高湿烟气常用炉内喷钙、炉外循环流化床喷钙(CFB半干法脱硫)、喷淋湿法等脱硫技术,各种方案都能实现排放指标要求,但运行周期内总的投资成本控制是关键。烟气含湿量大,采用半干法脱硫工艺后烟气接近酸露点,易造成布袋糊袋、除尘器内部结露腐蚀,影响脱硫效率和系统正常运行。高湿多尘烟气脱硝多采用SNCR工艺,由于炉膛温度受燃料波动很大,难于保证脱硝效率,氨逃逸超标造成后部烟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湿多尘低硫烟气净化处理工艺和系统,该烟气净化工艺改变原有由锅炉低温段(120-140℃)设置烟气净化系统的思路,在中温段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确保了脱硫脱硝效率,提高锅炉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满足更为严格的烟气排放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对中高温烟气预除尘,采用多管式机械除尘器;
第二,布袋除尘器前设置喷水调温系统,采用双流体雾化喷枪,烟温快速精确控制;
第三,先脱硫除尘后脱硝,采用新型SCR低温催化剂,反应温度更低,烟气不需再热升温,对二噁英、重金属有良好的氧化脱除作用;
第四,布袋除尘器材质选用高硅氧材质,适应高温烟气环境;
第五,净化后的烟气返回至原锅炉烟风换热系统,降低了后部设备堵塞的几率;
第六,SDA脱硫塔内设置烟气导流、均布格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锅炉系统中温段引出烟气予以净化,创造了新的烟气净化思路,通过集成不同工艺如旋风除尘、温度调节装置、SDS脱硫、高温布袋除尘器等,使低温SCR脱硝具备了在生物质燃料工况的应用条件,具有系统简洁、技术成熟、布置灵活、适用可靠、维护简便等特点。对于新建或技术改造的生物质电厂烟气净化系统工程具有推广价值。
2、整个工艺路线温降低(约10℃),避免了高湿烟气温降大造成设备结露腐蚀、板结的问题,设备运行稳定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1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