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及人造革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1569.8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习文;史梦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12;D06N3/0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瑞之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4 | 代理人: | 黄爱君 |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防水 环保 人造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基材的抄造、合成革的制作和合成革的后加工等步骤。本方法采用天丝纤维与黏胶纤维作为原料抄造而成的无纺布作为基材,安全环保,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通过在基材表面喷淋疏水剂,可以增强基材的防水防潮能力,通过采用离型纸法实现人造革的合成,可以使得基材表面均匀覆盖生物基树脂和防水涂饰剂,可以有效增强本人造革的撕裂度和表面防水能力,提高了人造革的使用寿命,通过在人造革表面涂覆功能涂饰剂,可以有效增强本人造革的抗腐蚀和抗紫外老化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皮革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有毒气体、废水的排放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在动物皮革行业中,原料皮经加工后会产生大量非鞣固体皮料、废水和大量有毒的铬盐,原料的转化率很低,而且在皮革的二次加工中,削匀、磨革、切边等加工工序都会产生皮革废弃物。一方面,在人造皮行业中,由于应用了聚氯乙烯、聚氨酯等高分子作为原料,这些原料制作的皮革产品在长期使用中会释放甲醛等有毒气体,长期接触对人体造成危害。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大多普通人造革的防水性能较差,有的人造革虽然能达到防水效果,但存在短暂性且防水效果不明显,经雨水浸湿隔夜后,擦拭完表面看似干净,而挤压后仍然会出现大量水份,并不能实现较长时间的防水。
目前市面上防水型人造革主要有两大类,PVC防水革和PU防水革,PVC防水革一般是利用聚氯乙烯本身材料的特性来达到防水的功效,但同时因为材料本身的气密性好、密度大,造成产品每平方米重量超过500g,使得制得的产品很笨重,人穿着也不舒服,耐水压效果也只能达到3000mm左右,透气性差,塑料感强,同时聚乙烯材料需要添加进一些柔软剂、增塑剂、滑爽剂等,而这些物质里面含有对人体有有害的物质,不环保。市面上普通的PU防水革是通过加厚聚氨酯涂层的涂刮量来达到防水的效果,这样做的话就造成了成品手感僵硬,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开裂,成本也高,防水效果同样也只能达到3000mm左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自制的环保材料作为基材,并涂覆环保的生物基树脂、防水涂饰剂和功能涂饰剂,可以获得良好撕裂度及良好防潮、防水性能的环保人造革。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基材的抄造:将天丝纤维与黏胶纤维原料混合,经粗开松、精开松、梳理、铺网、针刺后制得无纺布,然后在喷淋机中喷淋疏水剂,喷涂量为10-30g/m2,经热收缩后送入预浸槽定型、凝固、挤压干燥定型,得到基材;
S2、合成革的制作:使用生物基树脂均匀涂布在离型纸表面,涂布量为10-20g/m2,烘干交联固化后成膜,然后在树脂膜表面涂覆一层涂布量为40-60g/m2的涂饰剂,干燥后形成防水膜,采用刮刀涂布法,在防水膜底部涂布一层10-20g/m2的粘合剂,然后采用热压贴合机将步骤S1中制得的基材贴合在离型纸上涂好粘合剂的一面,干燥后剥离离型纸制得合成革;
S3、合成革的后加工:将步骤S2中获得的合成革进行染色或印刷,在其表面涂覆一层功能涂饰剂,涂布量为40-60g/m2,干燥后经压纹、揉搓后加工得到可降解人造纤维合成革。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天丝纤维和粘胶纤维相混合的质量分数比为1:2~5,控制基材的定量为100-200g/m2,干燥方式选为热风干燥或者烘缸干燥的一种,温度控制在80-100℃。所述步骤S1中疏水剂为AKD或者ASA,热收缩温度为60-120℃,所述定型时间控制在5-1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生物基树脂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