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及人造革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1569.8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习文;史梦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12;D06N3/0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瑞之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4 | 代理人: | 黄爱君 |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防水 环保 人造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基材的抄造:将天丝纤维与黏胶纤维原料混合,经粗开松、精开松、梳理、铺网、针刺后制得无纺布,然后在喷淋机中喷淋疏水剂,喷涂量为10-30g/m2,经热收缩后送入预浸槽定型、凝固、挤压干燥定型,得到基材;
S2、合成革的制作:使用生物基树脂均匀涂布在离型纸表面,涂布量为10-20g/m2,烘干交联固化后成膜,然后在树脂膜表面涂覆一层涂布量为40-60g/m2的涂饰剂,干燥后形成防水膜,采用刮刀涂布法,在防水膜底部涂布一层10-20g/m2的粘合剂,然后采用热压贴合机将步骤S1中制得的基材贴合在离型纸上涂好粘合剂的一面,干燥后剥离离型纸制得合成革;
S3、合成革的后加工:将步骤S2中获得的合成革进行染色或印刷,在其表面涂覆一层功能涂饰剂,涂布量为40-60g/m2,干燥后经压纹、揉搓后加工得到可降解人造纤维合成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天丝纤维和粘胶纤维相混合的质量分数比为1:2~5,控制基材的定量为100-200g/m2,干燥方式选为热风干燥或者烘缸干燥的一种,温度控制在8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疏水剂为AKD或者ASA,热收缩温度为60-120℃,所述定型时间控制在5-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生物基树脂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S21、将丙烯酸树脂和改性聚乳酸按照质量百分比3:1加入至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120~150℃范围内,时间1~2小时,得到改性丙烯酸树脂;
S22、将水性聚氨酯和苯丙乳液按照质量百分比1:1加入至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220~250℃范围内,时间1~2小时,得到改性水性聚氨酯;
S23、将步骤S21中制得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和步骤S22中制得的改性水性聚氨酯按照质量比2:1加入至高速搅拌机内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生物基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离型纸选为格拉辛离型纸、PEK离型纸、CCK离型纸、SCK离型纸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防水涂饰剂为聚羟基脂肪酸脂、酪素溶液、硝化纤维溶液、醇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固含量为30~70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粘合剂选为改性淀粉、糊精胶黏剂、酪蛋白胶黏剂和水性胶乳中的任意一种,固含量为30~50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功能涂饰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S31、将质量份为100:300的甘油和顺丁烯二酸酐加入至反应釜内,通氮气保护,升温至120℃;再加入0.5份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升温至230℃,保温2小时;
S32、加入100份醋酸丁酯、50份水性丙烯酸、5份防腐剂和5份抗紫外氧化剂,在60℃反应30分钟,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改性醇酸树脂;
S33、将步骤32制得的改性醇酸树脂减压抽真空,除去其中的有机溶剂醋酸丁酯,用中和剂三乙胺按照中和度40-50%进行中和,并用高速离心分散机将改性醇酸树脂和水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固含量为40~60wt%的改性醇酸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者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中的一种,抗紫外氧化剂为氧化锌或者氧化铈中的一种。
10.一种防潮防水环保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5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