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拆码堆垛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8560.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年丰;杨金娥;何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英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1/00 | 分类号: | B65G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文彬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堆垛 总成 | ||
1.一种自动拆码堆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动小车(11),所述滑动小车(11)包括容置盒和其底侧的滑轮,所述容置盒上设置有定位槽;
置放机构(2),包括供滑动小车(11)放置的置入架(21),所述置入架(21)上设置有传导机构(22),所述传导机构(22)包括传导架(221)、绕装于传导架(221)上的传导带(222)、驱动传导带(222)传动的传导驱动件(223);
承接机构(3),包括承接架(31),所述承接架(31)上设有用于推动滑动小车(11)的推送机构(32),推送机构(32)包括推送驱动件、由推送驱动件带动进行往复运动的推送件,所述推送件插入定位槽中推动滑动小车(11)定向滑动;
拆堆机构(4),包括立式支撑架(41),所述立式支撑架(41)上沿其高度方向滑动有水平移送架(42)、带动水平移送架(42)升降的竖直驱动件(43),水平移送架(42)上设置有两组水平移送组件(44)、带动水平移送组件(44)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件,两组水平移送组件(44)上设有相向伸出水平夹持手(46);
置车机构(5),包括供滑动小车(11)放置的置车架(51),所述置车架(51)上设有用于带动滑动小车(11)移动的移送机构(52),移送机构(52)包括移送驱动件、由移送驱动件带动进行传动的移送带(54),还包括提升架(55),所述提升架(55)上设有用于抬升滑动小车(11)的提升机构(56);
所述水平移送组件(44)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第一移送板(441)和第二移送板(442),所述第一移送板(441)上设有带动第二移送板(442)的联动组件(443);
所述第一移送板(441)的两端分别设有内移送槽(4411)和外移送槽(4421),所述联动组件(443)包括固定于水平移送架(42)上的内固定块(451)、与内固定块(451)连接且穿过内移送槽(4411)的内联动带(4431),内联动带(4431)远离内固定块的一端与第二移送板(442)连接;
所述联动组件(443)还包括固定于水平移送架(42)上的外固定块、与外固定块(452)连接且穿过外移送槽(4421)的外联动带(4432),外联动带(4432)远离外固定块(452)的一端与第二移送板(44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拆码堆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机构(2)还包括顶升组件(23),所述顶升组件(23)包括顶升电机(24)、由顶升电机(24)通过锥齿轮结构带动旋转的连杆轴(25)、由连杆轴(25)通过锥齿轮结构带动升降的顶升轴(26),顶升轴(26)连接至传导架(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拆码堆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机构(3)还包括设置于承接架(31)上的用于限制滑动小车(11)滑动方向的限位挡板(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拆码堆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32)包括至少一个推送气缸(321)、连接于推送气缸(321)的活塞杆末端的定位气缸(322),所述定位气缸(322)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后插入于滑动小车(11)的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拆码堆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夹持手(46)包括水平夹持气缸(461)、连接于水平夹持气缸(461)的活塞杆上的分隔板(462),分隔板(462)上设有两个夹持托板(4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拆码堆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驱动件包括移送电机(531)、由移送电机(531)通过链传动带动的移送轴(532),所述移送轴(532)的两个轴端连接有卡齿轮(533),所述卡齿轮(533)与移送带(54)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拆码堆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56)包括两个首尾相连的第一提升气缸(561)、第二提升气缸(5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拆码堆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升气缸(562)的活塞杆上设有向置车架(51)内翻折的卡托板(563),所述置车架(51)上设有置车挡板(511),置车挡板(511)上设有供卡托板(563)插入的卡托槽(5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英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英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85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