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紧固件高效分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7555.9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白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海燕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紧固 高效 分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紧固件高效分选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通过L形支架固定有倾斜安装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通过安装架固定有V形输料轨,所述定位板的中心处位于V形输料轨的正上方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PCI总线与机架顶部一侧的工业计算机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V形输料轨的出料端的一侧安装有分选组件,所述工业计算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分选组件。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以将汽车紧固件的整体进行360°的涡电流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汽车紧固件只需要在涡流线圈中通过就可以检测出整个汽车紧固件的金相成分,完全不受任何环境以及运行速度影响,有效的提升汽车紧固件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紧固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紧固件高效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紧固件(螺栓)行业,螺栓因为在热处理大批量生产出来的,所以没办法保证每一个零件或者每一批零件都完全一样,因此需要对汽车紧固件进行分选,以保证汽车紧固件的产品质量。涡流检测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适用于导电材料,如果我们把一个产品零件置于交变磁场之中,在零件中就有感应电流存在,即产生涡流。由于零件自身各种因素(如电导率,磁导率,硬度,材质和缺陷等)的变化,会导致感应电流的变化。其可以完全适用于对汽车紧固件进行检测。
但是现有的涡流检测,一台机器需要2个线圈,一个线圈里面放一个标准零件,然后第二个线圈检测零件,检测的时候,零件需要在检测线圈里面停留,然后在通过,检测效率低下。而且现有的涡流检测都是使用网线或者COM口线通信,速度慢,而且如果产生不稳定。因此,设计一种汽车紧固件高效分选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紧固件高效分选装置,该分选装置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以将汽车紧固件的整体进行360°的涡电流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汽车紧固件只需要在涡流线圈中通过就可以检测出整个汽车紧固件的金相成分,完全不受任何环境以及运行速度影响,有效的提升汽车紧固件的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紧固件高效分选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通过L形支架固定有倾斜安装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通过安装架固定有V形输料轨,所述定位板的中心处位于V形输料轨的正上方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PCI总线与机架顶部一侧的工业计算机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V形输料轨的出料端的一侧安装有分选组件,所述工业计算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分选组件;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箱、检测架、涡流线圈和涡流板卡,所述检测箱通过检测架固定在定位板的中心处,所述检测箱的内壁分布有若干组涡流线圈,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安装有与涡流线圈连接的涡流板卡,所述涡流板卡通过PCI总线与工业计算机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业计算机的一侧安装有档位开关,所述档位开关电性连接涡流线圈。
优选的,所述分选组件包括分选轨、废料滑道和分选门,所述机架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分选门,所述分选门上安装有与V形输料轨对接的分选轨,所述分选轨上靠近分选门的一侧安装有废料滑道。
优选的,所述分选门包括分选座、电磁阀座、电磁阀、驱动块、分选板、轨道槽、转轴、定位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分选座安装在机架的顶部一侧,所述分选座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内部安装有分选轨,所述分选座上位于轨道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位于轨道槽正上方的分选板,所述分选座的底部安装有与转轴连接有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一端与分选座底部通过电磁阀座固定的电磁阀活动连接,所述驱动块的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分选座底部一侧的定位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选座上位于转轴的一侧安装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工业计算机的一侧安装有PCI 插槽,所述PCI总线的一端与PCI 插槽插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底部四个拐角位置处安装有万向自锁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海燕,未经白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