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阿司匹林代谢及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4764.8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远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阿司匹林 代谢 血小板 反应 化学 发光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司匹林代谢及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结合11‑脱氢血栓烷B2的单克隆抗体、11‑脱氢血栓烷B2竞争品、磁微粒和发光底物,其中单克隆抗体为鼠单抗,鼠单抗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鼠单抗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采用阿司匹林代谢及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可以快速检测患者是否具有阿司匹林耐药性或抵抗,为临床给药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并且本发明中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不易被生化指标影响,本发明降低了临床患者由于出现阿司匹林抵抗会导致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失败或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阿司匹林代谢及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属于生物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一、TXA2的代谢及11dhTXB2的检测
11-脱氢血栓素B2(11-dehydro-thromboxane B2,11dhTXB2)是血栓烷素A2(thromboxane A2,TXA2)的终末代谢产物,主要经肾排出,在止血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花生四烯酸在前列腺素H合成酶1和2(亦被称为COX-1和COX-2)的作用下生成前列腺素H。前列腺素H化学性质不稳定,可在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前列腺素类物质,包括TXA2、前列环素I2、前列腺素D2、前列腺素E2及前列腺素F2α等。TXA2主要经COX-1途径在血小板中合成,新生的血小板同时表达COX-1和COX-2,而成熟血小板仅表达COX-1,COX-2则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有核细胞中。TXA2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还可通过结合血栓烷素血小板受体(thromboxane platelet receptor,TPR)激活血小板,促进其聚集,从而发挥促血栓形成作用。除TXA2外,凝血酶、胶原和腺苷二磷酸(adenosinediphosphate,ADP) 亦能通过其他通路激活血小板。TXA2高度不稳定,会迅速被水解为较稳定的血栓烷素B2(thromboxane B2,TXB2)。TXB2随后在肝中被转化为半衰期更长的11dhTXB2,并经尿液排出。TXA2则是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作用下产生的具有促血小板聚集、收缩血管等生物活性作用的物质,在血栓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阿司匹林能通过不可逆地抑制COX-1活性,减少TXA2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展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 ACS)发生中的作用。TXA2的代谢产物11dhTXB2水平能反映血小板活性及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效果。
体外血小板激活会明显影响血清TXB2的测定结果,却对血清11dhTXB2水平无影响,同时尿液与血清中11dhTXB2的浓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因而测定尿液11dhTXB2的含量能更有效地反映体内TXA2的产生。11dhTXB2的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由于11dhTXB2的分子量较小,且在尿液中的浓度不高,目前多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所使用的抗11dhTXB2抗体有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两种,测得的尿11dhTXB2浓度需用尿肌酸酐浓度进行校正,以排除尿液浓度和肾功能的影响,因此可用随机尿样本进行检测。LC-MS/MS法应用时间较ELISA与RIA短,但能较为特异地检测11dhTXB2,检测结果变异率也更小。
二、阿司匹林的作用及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远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远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