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网停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23762.7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W-B·S·邱;D·帕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北美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玲 |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停车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联网停车系统。用于向车辆的驾驶员提醒在目的地的预定距离内的停车状况的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的收发器,被配置为从一个或多个其它车辆接收停车状况数据,该停车状况数据包括在目的地的预定距离内的停车状况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该系统还包括连接至收发器的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CU被配置为基于停车状况数据来确定停车拥堵级别。ECU还被配置为确定停车拥堵级别是否超过阈值停车拥堵级别。ECU还被配置为当停车拥堵级别超过阈值停车拥堵级别时,指示输出设备向驾驶员提醒目的地附近的停车拥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收集停车信息并将其提供给车辆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导航系统无法提供关于给定区域中的特定停车情况的信息。在许多情况下,驾驶员将到达目的地,并且可能发现没有停车位或可用停车空间。驾驶员可能遍历目的地位置的周围区域以寻找可用的道路停车位或停车场。这可能需要驾驶员方面付出大量努力。在寻找停车点时,驾驶员可能相对于目的地位置变得迷失方向,并且可能最终将车停放在比期望的目的地位置更远的位置。在一些情况下,驾驶员可能进入停车场只是发现没有可用的停车点。停放车辆的任务有时可能很繁琐。因此,需要改进的停车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所描述的是一种用于向车辆的驾驶员提醒在目的地位置的预定距离内的停车状况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的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从一个或多个其它车辆接收停车状况数据,该停车状况数据包括在目的地位置的预定距离内的停车状况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该系统还包括连接至收发器的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CU被配置为基于停车状况数据来确定停车拥堵级别。ECU还被配置为确定停车拥堵级别是否超过阈值停车拥堵级别。ECU还被配置为当停车拥堵级别超过阈值停车拥堵级别时,指示输出设备向驾驶员提醒目的地位置附近的停车拥堵。
还描述了一种用于确定从起始位置行驶到目的地位置的车辆的建议停车位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的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从一个或多个其它车辆接收停车状况数据,该停车状况数据包括沿着起始位置和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路线的停车状况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和/或在目的地位置的预定距离内的停车状况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该系统还包括连接至收发器的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CU被配置为基于停车状况数据来确定多个候选停车位置。ECU还被配置为基于多个候选停车位置中的每个候选停车位置的比较来从多个候选停车位置中确定建议停车位置。ECU还被配置为确定起始位置和建议停车位置之间的新路线。
还描述了一种用于确定从起始位置行驶到目的地位置的车辆的建议停车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车辆的收发器从一个或多个其它车辆接收停车状况数据,该停车状况数据包括沿着起始位置和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路线的停车状况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和/或在目的地位置的预定距离内的停车状况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该方法包括由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基于停车状况数据确定多个候选停车位置。该方法包括由ECU基于多个候选停车位置中的每个候选停车位置的比较来从多个候选停车位置中确定建议停车位置。该方法还包括由ECU确定起始位置和建议停车位置之间的新路线。
附图说明
通过检查以下各图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附图中所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可能被夸大以更好地图示本发明的重要特征。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包括车辆位置数据的交通状况数据。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包括车辆速度数据和备选停车位置的建议的交通状况数据。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包括开放停车位置数据、停车规则数据和停车设施数据的交通状况数据。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在车辆之间的开放停车空间的通信。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系统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北美公司,未经丰田自动车北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3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叠式降压转换器
- 下一篇:脉宽调制(PWM)脉冲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