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OsRR22-7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23360.7 申请日: 2019-12-03
公开(公告)号: CN110885838B 公开(公告)日: 2021-08-17
发明(设计)人: 赵炳然;余丽霞;韶也;李文建;毛毕刚;杜艳;胡远艺;唐丽;彭彦;李曜魁;张丹;袁隆平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12N15/29 分类号: C12N15/29;C12N15/11;C12Q1/6858;C12Q1/6895;A01H1/02;A01H1/04
代理公司: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代理人: 杨斌
地址: 410000***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 osrr22 base sup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OsRR22‑7突变型基因及其鉴定方法,该OsRR22‑7突变型基因相比日本晴水稻的OsRR22基因序列,包含有以下碱基缺失段,即:在4140861‑4140867位置(RAP_Locus)存在[CGGCTTT/‑]7个bp的缺失。同时公开了水稻OsRR22‑7突变型基因在作物分子辅助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在选育或制备耐盐表型水稻品种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检测、筛选或获取水稻OsRR22‑7突变型基因的突变体的KASP分型引物,可对高深度靶向测序发现的SNP/Indel进行不同个体的精确分型,进一步提高现有创新种质筛查鉴定的准确性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诱变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突变型基因及鉴定方法,还涉及鉴定用KASP分型引物及相关应用。

背景技术

以种子作为繁殖方式的禾谷类作物中,小麦和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口增长与可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拥有大片含盐量不等的土壤,培育耐盐性提高的禾谷类作物可以增加我国的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

在禾谷类作物中,水稻的耐盐性较差,急需通过遗传改良的方法,培育耐盐性提高的新品种。通常大多采用诱变手段,在其后代中筛选耐盐性提高的变异材料;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在其后代中筛选耐盐性提高的性状重组优良株系,也有通过花药培养方法获取耐盐性提高的株系的报道。本领域中急需获得耐盐性状的种质资源,以在我国滨海盐渍土上能够大量种植,有效利用有限资源。

种质资源是植物遗传育种的基础,诱变育种能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造成的变异率是自然变异的成千上万倍。据世界原子能机构1985年统计,当时世界各国通过诱变方法就已经育成500多个品种,同时获得大量有价值的种质资源。但诱变育种也存在诸多明显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突变位置随机,并且只能在M2代才能选择目标突变体,这导致创新种质的准确性及效率都很低。

随着基因定点编辑技术在植物上的普及,该技术以其精准、高效、简便的特点有效地弥补了诱变育种的缺陷,正受到植物遗传育种界的青睐。尽管基因定点编辑技术克服了诱变育种的主要缺点,但基因定点编辑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还需要通过转基因手段,而有些重要的植物转基因体系并不成熟,限制了基因定点编辑技术的应用。诱变育种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不借助转基因技术,大部分植物都能通过诱变获得稳定遗传的突变种质,因此诱变育种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另外,诱变育种在植物中的应用历史悠久。1927年,Muller在第三次国际遗传学大会论述X-射线诱发果蝇产生大量变异,提出诱发突变改良植物。之后, Stadler首次证明X-射线可以诱发玉米和大麦突变。Nilsson-EhleGustafsson(1930)利用X 射线辐照获得了茎秆坚硬、穗型紧密、直立型的大麦突变体。1934年,Tollenear利用X射线育成了第一个烟草突变品种“Chlorina”。1948年,印度利用X射线诱变育成抗干旱的棉花品种。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室,随后各省也相继成立有关研究机构。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上利用辐射诱变育成了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了应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开始应用于蔬菜、糖料、瓜果、饲料、药用和观赏植物育种。可见,诱变育种经过了长时间的检验,为世界植物的遗传育种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论是在科学界还是在产业界,已经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育种手段。

一直以来,诱变育种的通识是不对诱变当代(M1)进行突变选择,因为诱变引起的遗传变异多为隐性,并且是以嵌合体的形式存在于M1中。只有到诱变二代(M2)的分离群体中, M1产生的隐性变异才会以纯合的形式存在于M2的个体中,此时才能根据目标性状选择突变体。基于诱变育种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希望能解决其选择到有益突变以及目标基因突变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未经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3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