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D CG动画混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20996.6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熊可;陈睿;杨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视美精典影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3/80 | 分类号: | G06T13/80;G06T13/20;G06T15/60 |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杨晓磊 |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g 动画 方法 | ||
1. 一种2D CG动画混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预设方法构建2D模型;
S2:向所述2D模型中导入角色3D模型,并采用预设方法构建所述角色3D模型与所述2D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初步融合模型;
S3:向所述初步融合模型中导入场景3D模型,并采用预设方法构建所述场景3D模型与所述初步融合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融合模型;
S4:采用预设方法对所述融合模型进行实时3D渲染,得到初步2D动画;
S5:通过预设方法对所述初步2D动画进行后期合成处理,得到2D动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D CG动画混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通过预设方法构建2D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动画制作软件完成2D动画模型的构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D CG动画混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向所述2D模型中导入角色3D模型,并采用预设方法构建所述角色3D模型与所述2D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初步融合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通过预设方法构建角色3D模型,并将所述角色3D模型导入所述2D模型中;
S22:调整所述角色3D模型和所述2D模型的朝向对齐,并建立所述角色3D模型和所述2D模型之间的模型关联关系;
S23:通过预设方法建立所述2D模型和所述角色3D模型之间的笔画关联关系;
S24:采用预设方法建立所述2D模型和所述角色3D模型之间的点关联关系;
S25:对所述2D模型和所述角色3D模型之间的模型、笔画和点关联关系进行计算,得到所述2D模型和所述角色3D模型各自对应的注册信息;
S26:通过所述2D模型和所述角色3D模型各自对应的注册信息构成初步融合模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D CG动画混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向所述初步融合模型中导入场景3D模型,并采用预设方法构建所述场景3D模型与所述初步融合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融合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通过预设方法构建场景3D模型,并将所述场景3D模型导入所述初步融合模型中;
S32:调整所述场景3D模型与所述初步融合模型的朝向对齐,并建立所述场景3D模型与所述初步融合模型之间的模型关联关系;
S33:通过预设方法建立所述场景3D模型与所述初步融合模型之间的笔画关联关系;
S34:采用预设方法建立所述场景3D模型与所述初步融合模型之间的点关联关系;
S35:对所述场景3D模型与所述初步融合模型之间的模型、笔画和点关联关系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场景3D模型与所述初步融合模型各自对应的注册信息;
S36:通过所述场景3D模型与所述初步融合模型各自对应的注册信息构成融合模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D CG动画混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采用预设方法对所述融合模型进行实时3D渲染,得到初步2D动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采用预设方法对所述融合模型的光照效果进行去真实化处理;
S42:通过预设方法渲染出所述融合模型中比物体大的黑色边线;
S43:关闭所述融合模型中的背面探测,将朝后的面用黑色绘制;
S44:分别对所述融合模型中的静态阴影和动态阴影进行处理,得到初步2D动画。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2D CG动画混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采用预设方法对所述融合模型的光照效果进行去真实化处理包括对常规光源的取值进行逐一像素计算并投影到独立的明暗区域上。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2D CG动画混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4分别对所述融合模型中的静态阴影和动态阴影进行处理,得到初步2D动画包括在物体表面产生连续递增或者递减的散射值,并使用所述散射值切割所述物体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视美精典影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视美精典影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9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