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变量泵供油的电驱动减速箱强制润滑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20303.3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银;宋瑞起;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格特拉克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量 供油 驱动 减速 强制 润滑 系统 | ||
1.一种基于变量泵供油的电驱动减速箱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量泵和减速箱;所述变量泵与减速箱连接,由减速箱驱动,所述变量泵的转子转速与减速箱齿轮转速成正比;所述变量泵从减速箱泵入润滑油,一部分供至轴承润滑,另一部分反馈至变量泵的排量控制端;所述变量泵根据反馈的油压控制排量,所述排量与油压成反比;
当所述减速箱的齿轮转速增大时,齿轮飞溅的油液增多,变量泵的油压升高,排量减小,此时轴承主要通过减速箱齿轮飞溅的油液进行润滑;
当所述减速箱的齿轮转速减小时,齿轮飞溅的油液减少,变量泵的油压降低,排量增大,此时轴承主要通过变量泵排出的油液进行润滑;
所述变量泵为变量叶片泵;所述变量叶片泵的排量控制端设有反馈柱塞和弹性调节座,所述变量叶片泵的定子夹持在反馈柱塞与弹性调节座之间,所述反馈柱塞在润滑油压力的作用下调节变量叶片泵的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偏心量,从而调整变量泵的排量;
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换向阀组,所述换向阀组用于当减速箱齿轮反转时,改变变量泵的供油油路,保证变量泵在正转/反转时的正常供油;
所述变量泵上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换向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设在第一油口与减速箱连通的管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只允许油液从减速箱流至第一油口;
所述第二单向阀设在第二油口与轴承连通的管路上;所述第二单向阀只允许油液从第二油口流至轴承部位和变量泵的排量控制端;
所述第三单向阀设在第二油口与减速箱连通的管路上;所述第三单向阀只允许油液从减速箱流至第二油口;
所述第四单向阀设在第一油口与轴承连通的管路上;所述第四单向阀只允许油液从第一油口流至轴承部位和变量泵的排量控制端;
当所述减速箱内的齿轮正转时,变量泵内的转子正转,润滑油从减速箱泵出,经过第一单向阀后从第一油口泵入变量泵,再从第二油口泵出,经过第二单向阀后分为两路,一路供至轴承进行润滑,另一路反馈至变量泵的排量控制端;
当所述减速箱内的齿轮反转时,变量泵内的转子反转,润滑油从减速箱泵出,经过第三单向阀后从第二油口泵入变量泵,再从第一油口泵出,经过第四单向阀后分为两路,一路供至轴承进行润滑,另一路反馈至变量泵的排量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量泵供油的电驱动减速箱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调节座包括调节螺栓和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变量叶片泵的定子和调节螺栓连接,所述变量叶片泵的定子夹持在弹性元件与反馈柱塞的自由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量泵供油的电驱动减速箱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量泵与轴承连通的管路上设有孔式限压阀,用于控制变量泵泵出油液的油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量泵供油的电驱动减速箱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量泵与减速箱连通的管路上设有吸油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格特拉克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格特拉克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3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