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花釉及其产品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17823.9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强;周健儿;常启兵;汪永清;包启富;刘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8/04 | 分类号: | C03C8/04;C04B41/8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 地址: | 33340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及其 产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层花釉,包括底釉和面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釉为液-液分相乳浊釉,其原料为锂硅系、硼硅系、磷硅系、或钛硅系;所述底釉由透明釉原料、用量为透明釉原料0.5~12.0 wt%的着色氧化物组成,所述着色氧化物为TiO2、V2O5、Cr2O3、MnO2、Fe2O3、Co2O3、NiO2、CuO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透明釉的半球温度HT1比面釉高10~50℃,其室温~800℃的热膨胀系数比面釉大0.5×10-6/℃~1.2×10-6/℃;其中,
所述硼硅系面釉其原料按重量份数的矿物组成为:钾长石6~10份、钠长石10~13份、方解石8~12份、碳酸钡1~3份、氧化锌0.5~2份、烧滑石0.5~4份、硼钙石10~22份、苏州土1.5~5份、石英35~40份;所述底釉中透明釉原料按重量份数其矿物组成为:钾长石10~13份、钠长石12~15份、方解石13~15份、烧滑石6~9份、硼钙石3~5份、苏州土4~6.5份、氧化锌0.5~1.5份、石英35~38份;
所述钛硅系面釉其原料按重量份数的矿物组成为:钾长石8~11份、钠长石13~16份、方解石6~8份、硼钙石7~10、苏州土4~7、二氧化钛2~6份、石英45~49份;所述底釉中透明釉原料按重量份数其矿物组成为:钾长石14~16份、钠长石7~9份、方解石18~22份、碳酸钡4~6份、氧化锌1~3份、硼钙石4~6份、苏州土5~8份、石英35~38份;
施于坯体后的底釉层厚度为0.5~1.0 mm,面釉层厚度为0.2~1.0 mm,以5 ℃/min的速率升温至1200~1250℃温度且保温10~15 min,熔融状态下面釉熔体分相产生的分相液滴对入射光具有散射、折射作用,并且含有着色氧化物的底釉与分相乳浊釉面釉通过组分之间的相互扩散交融、以及釉中气泡的搅动,使得最终釉面呈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花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釉原料为锂硅系,其化学组分为Li2O 3.2~10.3 wt%、K2O 1.2~3.5 wt%、Na2O 1.0~2.8 wt%、CaO 4.8~7.9 wt%、ZnO0.9~2.7 wt%、Al2O3 8.4~12.1 wt%、SiO2 66.1~72.7 wt%;所述底釉中透明釉原料的化学组分为K2O 2.5~4 wt%、Na2O 2.5~4 wt%、CaO 8~10 wt%、BaO 1~2 wt%、B2O3 1~3wt%、Al2O3 6~10 wt%、SiO2 68~73 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花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釉原料为硼硅系,其化学组分为K2O 1.2~2.8 wt%、Na2O 2.5~4.7 wt%、CaO 7.2~12.2 wt%、BaO 0.8~1.5 wt%、ZnO0.8~1.5 wt%、MgO 0.8~1.5 wt%、Al2O3 6.2~11.3 wt%、B2O3 6.2~14.5 wt%、SiO2 65.8~72 wt%;所述底釉中透明釉原料的化学组分为K2O 4~7 wt%、Na2O 3~6 wt%、CaO 2~5wt%、ZnO 1~3 wt%、MgO 5~7 wt%、B2O3 2~3 wt%、Al2O3 8~12 wt%、SiO2 60~70 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78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