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联网的电子控制器版本更新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2666.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1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苏梦真;赵海洋;杜忠诚;王运来;蒋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8/65;G06F8/71;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关向兰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电子 控制器 版本 更新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电子控制器版本更新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车载信息服务平台、车载远程控制器、空中升级管理平台以及诊断信息服务平台,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与所述车载远程控制器、空中升级管理平台以及诊断信息服务平台分别连接;在所述车载远程控制器、空中升级管理平台或诊断信息服务平台获取电子控制器的升级指令时,根据所述升级指令将当前升级信息同步至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以使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在接收到当前升级信息后,对电子控制器的版本进行更新,从而通过车联网本身的车载信息服务平台、车载远程控制器、空中升级管理平台以及诊断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电子控制器版本进行有效地同步更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车联网的电子控制器版本更新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厂现有的对于电子控制器版本的管理,依赖于零部件进厂装车时对软硬件版本与图纸比对的检查确认、汽车在4S店销售或维保时通过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OBD)诊断方式对软硬件版本的确认,现有方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无法实时以及有效跟踪管理车辆软硬件版本状态,零部件装车后即无法有效对其版本状态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车联网的电子控制器版本更新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对电子控制器版本进行有效地同步更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电子控制器版本管理所述基于车联网的电子控制器版本更新系统包括车载信息服务平台、车载远程控制器、空中升级管理平台以及诊断信息服务平台,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与所述车载远程控制器、空中升级管理平台以及诊断信息服务平台分别连接;
在所述车载远程控制器、空中升级管理平台或诊断信息服务平台获取电子控制器的升级指令时,根据所述升级指令将当前升级信息同步至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以使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在接收到当前升级信息后,对电子控制器的版本进行更新。
优选地,所述空中升级管理平台,用于在获取电子控制器的远程升级指令时,提取所述远程升级指令中的第一软件版本信息以及第一车辆识别码信息,将所述第一软件版本信息以及第一车辆识别码信息同步至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以使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软件版本信息以及第一车辆识别码信息后,对电子控制器的版本进行更新;
或,
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用于在获取电子控制器的线上升级指令时,提取所述线上升级指令中的电子控制器升级列表,将所述电子控制器升级列表以及线上升级指令下发至所述车载远程控制器,通过所述车载远程控制器进行线上升级,得到线上升级信息,并将所述线上升级信息同步至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以使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在接收到线上升级信息后,对电子控制器的版本进行更新;
或,
所述诊断信息服务平台,用于在获取电子控制器的线下升级指令时,将移动终端上报的第二软件版本信息以及第二车辆识别码信息同步至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得到线下升级信息,并将所述线下升级信息同步至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以使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在接收到线下升级信息后,对电子控制器的版本进行更新。
优选地,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还用于在获取电子控制器的线上升级指令时,提取所述线上升级指令中的电子控制器升级列表,将所述电子控制器升级列表以及线上升级指令下发至所述车载远程控制器,所述车载远程控制器通过文件服务器下载升级包,通过所述升级包对所述电子控制器进行线上升级,得到线上升级信息,并将所述线上升级信息同步至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以使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在接收到线上升级信息后,对电子控制器的版本进行更新。
优选地,所述车载远程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到上电信号时,获取车型配置信息,并将所述车型配置信息上报至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以获得所述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反馈的电子控制器诊断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2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