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单元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11567.2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6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颜银慧;周正锦;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H04W4/48;H04W52/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任葵;彭家恩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单元 唤醒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单元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根据目标检测算法获取目标区域的至少一组车流图像,所述车流图像是通过对应目标区域的摄像装置实时拍摄得到的,根据所述车流图像,实时获得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车流检测结果,根据所述车流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通过对应所述目标区域的路侧单元唤醒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车载单元。在确定唤醒车载单元时,通过位于检测区域的路侧单元发送唤醒信号给车载单元,以将处于休眠状态的车载单元唤醒。在不唤醒车载单元时,车载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根据实际的路况确定要唤醒车载单元的时候,由路侧单元进行唤醒,以此避免车载单元长时间处于唤醒状态,延长车载单元使用时间,节省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单元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行需求的增加,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截至2019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5亿辆。交通拥挤已成为城市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难题。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加快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交通运输部联合多个部委积极推广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争取2019年年底前实现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达到90%以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14日,全国 ETC用户累计达到10696.64万。
OBU(车载单元)作为ETC的一部分,可以及时接收交通信息,方便车主决策,及时避障,最终实现车辆的合理分流,提高车辆通行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及时接收信息,现有的OBU的唤醒灵敏度均设置得高,或者是在一开始上路就唤醒OBU,使其长时间处于唤醒状态,但是大多时候其处于唤醒状态却不需要进行信息收发的,而目前OBU通过电池来供电,如果长时间处于唤醒状态,将大大降低OBU的使用次数,造成设备及电力资源浪费,OBU通过汽车的供电系统来供电,长时间处于唤醒状态,造成电力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车载单元缺少调度管理,长时间处于唤醒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载单元唤醒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至少一组车流图像,所述车流图像是通过对应目标区域的摄像装置实时拍摄得到的;
根据所述车流图像,实时获得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车流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车流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通过对应所述目标区域的路侧单元唤醒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车载单元。
在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车流检测结果包括当前车辆密度和/或车辆移动速度。
在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车流图像,实时获得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车流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车流图像和图像识别算法获取所述车流图像的车辆数量、以及对应目标区域的面积,实时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当前车辆密度。
在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车流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通过对应所述目标区域的路侧单元唤醒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车载单元,包括:
在所述车流检测结果为当前车辆密度时,
若所述当前车辆密度大于第一阈值,确定暂停所述目标区域的路侧单元向该目标区域内的车载单元发送唤醒信号;
若所述当前车辆密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确定开启或保持所述目标区域的路侧单元向该目标区域内的车载单元发送唤醒信号。
在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目标区域包括M个局部区域,且每一局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路侧单元和至少一个摄像装置下;
则所述根据所述车流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通过对应所述目标区域的路侧单元唤醒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车载单元,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1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