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的SMC复合材料制作的汽车门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10418.4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叶庆德;李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新三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32B9/00;B32B9/04;B32B27/08;B32B27/30;B32B7/12;B32B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墨 smc 复合材料 制作 汽车 门板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石墨烯的SMC复合材料制作的汽车门板,包括门体主体、音响预留孔、旋转块、镂空腔和石墨烯层,所述门体主体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音响预留孔,门体主体外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皆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转杆,旋转块外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环,且旋转环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块。本发明通过在SMC复合材料层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聚乙烯颗粒,且SMC复合材料层内部的高度大于聚乙烯颗粒的高度,且SMC复合材料层包裹在聚乙烯颗粒的外侧,SMC复合材料层内部的聚乙烯颗粒为装置才用的主要材料,使得汽车门板比较环保,且节省了成本,减少异味的散发,增强装置使用的健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门板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石墨烯的SMC复合材料制作的汽车门板。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它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但是,石墨烯很难作为单一原料生产某种产品,而主要是利用其突出特性与其它材料体系进行复合,从而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现有的汽车门板在选择材料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现有的汽车门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如下所述:
1、现有的汽车门板,装置内部材质的稳定性不够,门体主体在撞击或者遇水的情况下使用寿命较短;
2、现有的汽车门板,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便于安装的结构,导致装置的安装效率低,且在安装上耗费时间;
3、现有的汽车门板,得汽车门板不够环保,了成本较高,使用初期散发大量的异味,削弱装置使用的健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石墨烯的SMC复合材料制作的汽车门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置内部材质的稳定性不够,门体主体在撞击或者遇水的情况下使用寿命较短,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便于安装的结构,导致装置的安装效率低,且在安装上耗费时间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石墨烯的SMC复合材料制作的汽车门板,包括门体主体、音响预留孔、旋转块、镂空腔和石墨烯层,所述门体主体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音响预留孔,门体主体外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皆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转杆,旋转块外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环,且旋转环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块,所述门体主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镂空腔,镂空腔外部一圈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皆等间距安装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旋转块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杆,且安装杆外部两侧的底端皆等间距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门体主体侧壁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石墨烯层,石墨烯层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聚氯乙烯吸附层,且聚氯乙烯吸附层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SMC复合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旋转块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外侧的顶端皆安装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个,且固定块呈横向中心线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转块外部的一侧安装有底杆,连接转杆外部的一侧安装有旋转环,旋转环宽度小于底杆的宽度,且旋转环的底端镶嵌在底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中间位置与限位块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部两侧的底端皆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端与限位块的底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层内部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酚醛胶层,且酚醛胶层顶端的石墨烯层内部皆均匀设置有石墨烯颗粒。
优选的,所述SMC复合材料层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聚乙烯颗粒,且SMC复合材料层内部的高度大于聚乙烯颗粒的高度,且SMC复合材料层包裹在聚乙烯颗粒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三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三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0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