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05801.0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2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东;田维毅;郭兴;冯丽娴;陈万浩;代永东;张鑫;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33/00 | 分类号: | C12P33/0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浩宇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灵芝 含量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采用蛹虫草‑灵芝液体发酵太子参,包括蛹虫草B1528和灵芝菌B1.4活化、蛹虫草种子液制备、灵芝种子液制备、太子参药性培养基的配制和太子参药性基质的接种及发酵培养等步骤,本发明提高了发酵产物中有效成分灵芝三萜的含量,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较好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及应用,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转化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灵芝在我国常作为中药材使用,首载于2000多年前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其甘、平。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气短,不思饮食。
灵芝三萜是灵芝中发现的一类三萜类化合物,学名灵芝总三萜,是灵芝的主要药理成分,是灵芝发挥抗炎、镇痛、镇静、抗衰老、毒杀肿瘤细胞、抗缺氧等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灵芝三萜作为灵芝中的关键活性成分,提高其在灵芝子实体中的含量已成为灵芝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采用的提高灵芝三萜含量方法大多工艺复杂,栽培时间长,成本高,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该方法采用蛹虫草-灵芝共培养液体发酵太子参,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蛹虫草B1528和灵芝菌B1.4进行活化:取斜面保存的灵芝菌种和蛹虫草菌种,用接种针接在改良PDA培养基上,写上编号、标记及接种日期,用封口胶密封,倒置培养皿,放20℃人工气候培养箱内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皿即可;
(2)蛹虫草种子液制备:用接种针向含200mL改良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接入大小均匀的5-7块/100mL块待用的培养皿蛹虫草菌种,置摇床上,于200r/min,温度25℃±1℃,避光培养5-7d,至培养液澄清、粘稠、含有大量大小均一的菌丝、且三角瓶的瓶壁上出现外圈为白、内圈为淡黄色的菌膜,即可;
(3)灵芝种子液制备:用接种环向含1000mL改良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3000mL三角瓶中接入大小均匀的5-7块/100mL块待用的培养皿灵芝菌种,于120r/min摇床上,温度28℃±1℃,振荡避光培养12h,然后静止避光培养12h,共培养5-7d,直至培养液澄清、含有大量细小星芒状菌球、大小均匀,且三角瓶瓶壁上出现一圈白色菌膜,即可;
(4)太子参药性培养基的配制:将太子参药材,60℃热风干燥,粉碎,药典七号筛,往培养瓶中加入30%体积的大米,浸泡过夜,然后称取20%体积的太子参粉末于其中,加水适量,使整个培养基含水量达20-30%,混合均匀,写上编号、标记及日期,灭菌条件:12l℃,90min;
(5)太子参药性基质的接种及发酵培养:将高压灭菌90min的太子参药性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将蛹虫草种子液和灵芝种子液按1:1 比例接入太子参药性基质中进行培养,接入体积/质量比为太子参药性基质的80%-100%,温度25℃,静置避光培养15d,光照培养15d,共 30d。
上述的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中,所述的灵芝菌B1.4 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9790,分类命名为:灵芝b1.4Ganoderma lucidumb1.4,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保藏单位代码:CCTCC-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2019年10月9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5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