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金属骨架的橡胶复合垫圈加工方法和成型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02539.4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6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潮;何志刚;魏二楼;金国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52 | 分类号: | B29C65/52;B29C33/00;B29C35/02;B29C33/44;B29C37/02;B29L31/26;B29K23/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韦超峰 |
| 地址: | 2100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金属 骨架 橡胶 复合 垫圈 加工 方法 成型 模具 | ||
1.一种带有金属骨架的橡胶复合垫圈加工方法,将金属骨架(120)放置在成型模具(200)的模腔内,然后注入胶料并硫化成型以制备复合垫圈(100);其特征在于:放置所述金属骨架(120)前,在其表面涂覆一层第一胶粘剂并烘干,然后在所述第一胶粘剂的涂层上涂覆一层第二胶粘剂并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金属骨架的橡胶复合垫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金属骨架(120)进行清洗、晾干,采用喷涂的方式在所述金属骨架(120)的表面上涂覆一层第一胶粘剂并烘干,然后在所述第一胶粘剂的涂层上采用喷涂的方式涂覆一层第二胶粘剂并烘干;
步骤二、将成型模具(200)装配到平板硫化机上,将经过步骤一处理后的金属骨架(120)放置在成型模具(200)的模腔内,并将橡胶本体的胶料放置在成型模具(200)的注压腔内,然后将成型模具(200)合模;
步骤三、开启平板硫化机,在平板硫化机的驱动下,成型模具(200)的下模具(5)上压,胶料进入并填充满模腔,然后开始硫化成型;
步骤四、硫化成型完成,关闭平板硫化机,将成型模具(200)开模并取出复合垫圈(100),完成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金属骨架的橡胶复合垫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金属骨架(120)涂覆一层第一胶粘剂后于20~30℃下烘干0.5~1h;在第一胶粘剂的涂层上涂覆一层第二胶粘剂后于20~30℃下烘干0.5~1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金属骨架的橡胶复合垫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第一胶粘剂为CH205胶粘剂,所述第二胶粘剂为RC202胶粘剂或233X胶粘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金属骨架的橡胶复合垫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平板硫化机的硫化温度为170~180℃,硫化时间为8~12分钟,硫化压力为10~20MPa。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金属骨架的橡胶复合垫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胶料由如下组分按照质量分数组成:
55~60份三元乙丙生胶;2.5~3.5份氧化锌;0.1~0.5份硬脂酸;10~15份快压出炭黑;4~8份半补强炭黑;3~7份沉淀白炭黑;5~7份煅烧陶土;1~3份活性剂;0.05~1.2份硅烷偶联剂;0.1~0.5份固马隆;1~2份防老剂;1~2份促进剂;2~5份硫化剂。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专用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塞(210)、上模具(220)、中模具(230)和下模具(240),所述注塞(210)和上模具(220)之间形成注压腔;所述上模具(220)、中模具(230)和下模具(240)合模后,上模具(220)和中模具(230)之间形成多个模腔,所述模腔内设置有模芯(232),所述模芯(232)滑动连接在所述中模具(230)上,所述金属骨架(120)至少部分放置在所述模芯(2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232)具有顶起部(2322)以及位于顶起部(2322)顶端的成型部(2321),所述成型部(2321)卡设在上模具(220)和中模具(230)所形成的间隙中;所述成型部(2321)的顶端边沿设置有固定台阶(2323),所述模芯(232)与所述上模具(220)的底面在所述固定台阶(2323)处形成固定槽,所述金属骨架(120)的边沿卡紧在所述固定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阶(2323)的上阶沿,以及上模具(220)底面上与固定台阶(2323)的上阶沿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V形槽,并使所述固定台阶(2323)的上阶沿与上模具(220)底面之间形成菱形的撕边槽(22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232)的顶起部(2322)从中模具(230)的限位孔穿出所述间隙,所述中模具(230)和下模具(240)之间形成有贯通的容纳腔,所述顶起部(2322)的底端悬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模芯(232)的高度大于所述中模具(230)的厚度,且小于所述中模具(230)和下模具(240)的厚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5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立式离心机
- 下一篇:一种通过真空计控制真空泵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