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快换水口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02305.X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仕普;李堂文;宋小华;王世华;张艺丰;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B60L53/80;B60L58/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水口 结构 | ||
1.一种电池快换水口结构,所述电池快换水口结构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电池快换水口结构包括一密封腔体(100),所述密封腔体(100)上设有进水管(110)、出水管(120)和两个连接水口(130),所述进水管(110)和出水管(120)分别与汽车的水冷系统连接,两个连接水口(130)分别穿过汽车底盘与汽车电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100)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电池快换水口结构在汽车底盘保持固定不动地情况下可在连接结构上进行三轴方向的移动;
所述密封腔体(100)上设有连接板(140),所述连接板(140)上设有三个第一连接孔,在汽车底盘上开设三个第二连接孔,每个第二连接孔与一个第一连接孔相对应,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三个相同的连接组件,每个连接组件与一个第一连接孔和一个第二连接孔相配合,每个连接组件包括螺杆(310)、螺母(320)、第一连接板(330)、第二连接板(340)、第三连接板(350)、呈圆环状的波浪形弹片(360)和弹性柱(370),所述弹性柱(370)位于第二连接板(340)和第三连接板(350)之间,所述弹性柱(370)可安插进第一连接孔内,密封腔体(100)通过弹性柱(370)可进行X轴和Y轴方向的移动,所述波浪形弹片(360)位于第一连接板(330)、第二连接板(340)之间,密封腔体(100)通过波浪形弹片(360)可进行Z轴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三连接板(350)设置在汽车底盘的上方,所述螺杆(310)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330)、波浪形弹片(360)、第二连接板(340)、弹性柱(370)、第三连接板(350)和第二连接孔,并通过螺母(32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快换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40)中间部位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连接板(340)下表面设有连接柱(341),所述连接柱(341)上设有与第一螺孔孔径相同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连通,所述连接柱(341)底端延伸有连接端(342),所述第三连接板(350)中间部位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端(342)可安插进第三连接孔内,所述弹性柱(370)中间部位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柱(341)可安插进第四连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快换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370)外表面上匀距设有若干个具有弹性的防滑块(37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快换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快换水口结构还包括第一减震垫(380),所述第一减震垫(380)位于第三连接板(350)与汽车底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快换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垫(380)中间部位设有第三螺孔,所述螺杆(310)包括头部(311)、第一杆体(312)和第二杆体(313),所述头部(311)固定在第一杆体(312)的顶端,第二杆体(313)设置在第一杆体(312)底端,所述第三螺孔的直径小于第一杆体(312),第二杆体(313)可穿过第三螺孔,所述螺母(320)套设在第二杆体(3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快换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40)下表面设有圆环状的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三连接板(350)的上表面设有圆环状的第三减震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3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智能型自翻式炸炒锅
- 下一篇:连接器嵌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