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及实心胎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2145.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0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会岩;王顺利;赵海林;张学永;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一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B29C44/34;B29C44/60;B29C33/10;B29C33/30;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01/00;B29K75/00;B29L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5733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实心 成型 装置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和带动模具(1)旋转的重承载旋转台(2);
所述模具(1)包括侧边铰接开合的上模(11)和下模(12),上下模合模后通过下模(12)的锁紧机构(126)紧固,模具(1)内部形成实心胎成型模腔(13);
所述上模(11)包括圆柱形本体A(111),本体A(111)中心处设有浇注腔(112),所述浇注腔(112)为上下开口的空心圆柱,圆柱中下侧设有进料孔(113);本体A(111)内壁边沿处设有可与下模(12)卡合的卡合机构A;本体A(111)上设有模腔排气孔(116);本体A(111)左侧壁设有上铰接机构;
所述下模(12)包括底部封端的空心圆柱形本体B(121),本体B(121)顶部边沿设有与卡合机构A对应的卡合机构B;本体B(121)左侧壁设有下铰接机构,右侧壁设有模具锁紧机构(126);本体B(121)内壁为轮胎成型弧形面,本体B(121)底部内侧中心处设有直径与浇注腔(112)直径一致的圆台(122),合模后圆台(122)与浇注腔(112)扣合;本体B(121)底部设有与重承载旋转台(2)匹配的定位凹槽;
所述重承载旋转台(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转盘(21)、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装置(22)和底座(23);所述转盘(21)边缘设有保护围栏(211),中心设有定位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A包括弧形凹槽A(114)和弧形凸起A(115);弧形凹槽A(114)和弧形凸起A(115)弧长及半径相等,对称分布于本体A(111)边沿两侧;卡合机构A与卡合机构B卡合后将模具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B包括分别与弧形凹槽A(114)和弧形凸起A(115)匹配的弧形凸起B(125)和弧形凹槽B(1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B(121)外侧壁设有把手(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包括中心槽(127)以及围绕中心槽(127)圆周排列的辅助槽(128);定位凹槽与重承载旋转台(2)转盘(21)上的定位凸起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包括中心凸起(212)以及围绕中心凸起(212)圆周排列的辅助凸起(2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2)为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126)设于本体B(121)右侧,包括L型铰接片以及T型锁紧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铰接片旋转连接于本体B(121)右侧,L型铰接片上侧面可旋转至上模(11)的本体A(111)之上,L型铰接片上侧面中心处为带有螺纹的螺孔,设有相应螺纹的T型锁紧杆穿过螺孔,将上模(11)和下模(12)锁紧。
10.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实心胎的成型装置制备聚氨酯实心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双组份聚氨酯发泡体系,包括A组分和B组分,以重量份数计,A组分包括:50~60份聚醚多元醇330N,40~50份聚醚多元醇POP36/28,0.1~0.2份有机锡催化剂T-12,0.3~0.5份三乙醇胺,1~2份三羟甲基丙烷,1~2份色膏;B组分包括:PM-200。
S2、将A组分和B组分分别加入聚氨酯双组份发泡机;
S3、设定聚氨酯双组份发泡机发泡参数:料温25~30℃,出料比A:B=100:(45~50),出料时间5~30秒;
S4、预热模具(1)至50±5℃;
S5、打开模具(1)在上模(11)和下模(12)内部涂覆脱模剂;
S6、将模具(1)合模锁紧后放置于重承载旋转台(2)上固定;
S7、开启重承载旋转台(2)使其带动模具(1)旋转;
S8、启动聚氨酯双组份发泡机向模具(1)的浇注腔(112)内注射聚氨酯组合料;
S9、注料完毕后重承载旋转台(2)继续旋转10~20秒;
S10、将模具(1)取下放入烘箱中60±5℃熟化15分钟;
S11、出模,常温后熟化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一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永一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1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