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的加热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动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2113.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2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远;颜广博;张建彪;高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7 | 分类号: | B60L58/27;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白雪静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加热 电路 电源 系统 电动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加热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动车辆,所述加热电路包括:电池包;第一开关,第一端与电池包的正极连接;第二开关,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电池包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与电池包的正极连接,阳极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阳极与电池包的负极连接,阴极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电感,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电容,第一端与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电池包的负极连接。该加热电路可以利用电池包本身充、放电时的充、放电流流经电池内阻产生热量实现对电池电芯的直接加热,加热效率高,且不占用空间体积,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和执行元件,集成化程度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的加热电路、一种电源系统和一种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包的工作性能受环境影响很大,例如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电池包的充、放电速率,最严重的表现为,BMS(Battery Man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会禁止电池包充放电,导致电池包停止工作。因此,需要对电池包的温度进行调节,例如,在电池包温度较低时对电池包进行加热,以提高电池包内模组及电芯温度,从而提高电池包充放电效率。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加热方式主要有:利用加热膜、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液冷等进行加热。
然而,上述的加热方式,无论是加热膜、PTC还是液冷方式,都是间接加热方式,外部加热的热量需要经过传导才能到达电芯,如加热膜和PTC需要经过模组然后给电芯加热,而液冷需要通过加热器给液体加热,然后通过液体流动,将热量传导到模组,加热速率慢、效率低。并且,都需设置额外的加热器件,占用空间大,还需要配置复杂的控制电路及执行元件,集成化程度降低、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热电路,该加热电路可以利用电池包本身充、放电时的充、放电流流经电池内阻产生热量实现对电池电芯的直接加热,加热效率高,且不占用空间体积,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和执行元件,集成化程度高、成本低,且电池包一次放电能够进行两次加热且电池包放出电荷能够给电池包进行回充,减少电池包电荷损失,节约电池能量。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源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的加热电路,包括:电池包;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电感,所述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加热电路,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闭,可以利用电池包本身充、放电时的充、放电流流经电池内阻产生热量实现对电池电芯的直接加热,加热效率高,且不占用空间体积,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和执行元件,集成化程度高、成本低,且电池包一次放电能够进行两次加热且电池包放出电荷能够给电池包进行回充,减少电池包电荷损失,节约电池能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加热电路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开关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酸防癌产品配方
- 下一篇:富锂碳酸盐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