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成外呼流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9000.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5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H04M3/527;G10L15/26;G10L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达;刘飞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流程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系统 |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成外呼流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外呼服务数据;对所述外呼服务数据进行语义分析,获得服务节点信息,所述服务节点信息包括话术信息和客户意愿信息;将同一话术信息对应的相同的客户意愿信息进行合并处理,获得服务交互轨迹信息;获取目标业务场景的配置信息;将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服务交互轨迹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在所述融合处理时,利用与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节点规则信息对所述服务交互轨迹信息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场景的外呼流程。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缩短外呼流程设计周期,且有效避免出现死循环,提高智能外呼实施可行性,使智能外呼迅速投入市场。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属于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及语义理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成外呼流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外呼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受制于坐席员工作精力,每天外呼数量有限。随着语音语义识别、文本语音合成及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即互动式语音应答)等技术的成熟,智能外呼在呼叫中心领域越来越重要。区别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智能外呼主要根据预设的话术和流程,完成与客户的交互。
然而目前智能外呼流程的设计,需要依靠数据分析师及流程设计师两个角色配合完成,对于业务人员来说,难以快速掌握,从而影响智能外呼投入具体业务市场的推广。此外,由于不同的业务场景对应的话术及流程不一致,对于业务人员来说,流程设计过于繁琐,不易操作。
因此,业内亟需一种可以高效设计智能外呼流程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生成外呼流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不仅可以高效的实现智能外呼流程的设计,而且可以在智能外呼流程设计过程中实时校验流程设计的规范性,从而可以缩短外呼流程设计周期,提高智能外呼的可用性,使智能外呼迅速投入市场。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生成外呼流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是包括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生成外呼流程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外呼服务数据;
对所述外呼服务数据进行语义分析,获得服务节点信息,所述服务节点信息包括话术信息和客户意愿信息;
将同一话术信息对应的相同的客户意愿信息进行合并处理,获得服务交互轨迹信息;
获取目标业务场景的配置信息;
将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服务交互轨迹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在所述融合处理时,利用与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节点规则信息对所述服务交互轨迹信息进行校验;
校验通过后,生成所述目标业务场景的外呼流程。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获取目标服务节点信息;
将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信息输入所述外呼流程,验证所述外呼流程中节点跳转信息是否符合预设跳转规则。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外呼服务数据进行语义分析,包括:
将所述外呼服务数据转译为文本信息;
对所述文本信息进行语义分析。
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同一话术信息对应的相同的客户意愿信息进行合并处理,获得服务交互轨迹信息,包括:
将同一话术信息对应的相同的客户意愿信息进行合并处理后,获取同一话术信息对应的不同客户意愿的频率信息;
可视化展示所述服务交互轨迹信息,所述服务交互轨迹信息包括所述不同客户意愿的频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9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