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7933.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67;H01L23/373;B32B15/20;B32B27/36;B32B7/12;B32B9/00;B32B27/06;B32B9/04;B32B15/09;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架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散热架构,其包括:一电子元件、一可挠式导热膜以及一导热体,其中可挠式导热膜设置在电子元件上,导热体包括一第一部分以及一连接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导热体的第一部分夹设在可挠式导热膜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架构,其能通过“可挠式导热膜设置在电子元件上”以及“导热体的第一部分夹设在可挠式导热膜”的技术方案,以提升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架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挠性的散热架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当系统具备较高瓦数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晶片或固态硬碟等元件时,相对的也需要在其装置上配置散热模块,以提升其散散热效率。
然而,现有技术中,将散热模块抵靠在CPU等元件上时,很容易因为螺丝孔位及/或锁固点的位置设计,而使得散热模块施加在电子元件上的压力无法被平均分布,进而导致散热模块锁附压力不均匀的问题以及散热效率的问题。
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提升CPU、晶片或固态硬碟等元件的散热效率,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架构。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架构,其包括:一电子元件、一可挠式导热膜以及一导热体,所述可挠式导热膜设置在所述电子元件上,所述导热体包括一第一部分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导热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夹设在所述可挠式导热膜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架构,其能通过“所述可挠式导热膜设置在所述电子元件上”以及“所述导热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夹设在所述可挠式导热膜中”的技术方案,以提升散热效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架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架构的其中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架构的另外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架构的再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的V-V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1的VI-VI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的VII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架构的另外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IX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架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架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架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架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XIV-XIV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7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