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筒式环形腔高压油气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6189.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轶杰;张亚峰;张旭;王昌荣;高晓东;杜甫;徐梦岩;韩小玲;万义强;鞠海洁;代健健;潘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2;F16F9/34;F16F9/36;F16F9/43;F16F9/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筒式 环形 高压 油气 弹簧 | ||
一种单筒式环形腔高压油气弹簧,包括缸筒(1)、活塞杆(2)、上铰链(3)、减振阀(4)、液压上限位(5)、浮动活塞(6)、液压下限位(7)、锁紧螺母(8)、下端盖(9)、导向套(10)、润滑套(11)、下铰链(12),压盖(18),将气室(13)布置在所述活塞杆(2)内部,通过浮动活塞(6)与油室(14)隔离开,减振阀(4)和活塞杆(2)通过螺纹紧固连接,所述减振阀(4)的过油孔用于连通油室(14)与油气弹簧环形腔(47),环形腔(47)带有高压油;上铰链(3)与缸筒(1)上端连接;液压下限位(7)、导向套(10)和润滑套(11)顺序安装到缸筒(1)的下端,其中液压下限位(7)位于最里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筒式环形腔高压油气弹簧,属于液压机械范畴。
背景技术
未来战争对坦克装甲车辆提出了高要求,其机动性直接关系到坦克装甲车辆的火力、机动力和战场生存力等性能的发挥。坦克装甲车辆的高机动性虽然由动力、传动系统提供动力,但最终由行动系统来实现,而悬挂系统又是整个行动系统的关键,因此,悬挂系统性能好坏将严重影响整车机动性的水平。现阶段,我国装备在坦克装甲车辆上的悬挂装置形式较为单一,性能有限,因此研究新型悬挂装置对于实现整车高机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普遍采用的扭杆弹簧是利用扭杆的扭转变形来缓和振动,扭杆弹簧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工艺成熟,在车体内部横向布置,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扭杆弹簧自二战末期以来广泛应用在各类坦克和履带装甲车辆中,如美国的M1系列、德国的豹2系列,俄罗斯的T-72以及我国的99系列主战坦克等;但扭杆弹簧也存在一定不足,即悬挂刚度基本不变,在路况较好的路面上行驶时,刚度显得较大,会使车辆振动频率变大,乘员感觉比较颠簸,平顺性较差;而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时,刚度又显得较小,车辆振动幅度大,降低平均越野速度。较好的弹性元件应该在平路上刚度较小,在凹凸不平路面上刚度较大,也即具有非线性的特性,油气弹簧就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性,是以惰性气体为储能元件,主要由液压缸、蓄压器和控制机构等组成。来自导向机构的冲击载荷经过油液传递给蓄压器内的高压气体,压缩高压气体而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车辆的综合行驶性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创造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筒式环形腔高压油气弹簧,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特点,不占用过多的车体布置空间,适用于各型轮履式车辆。
发明内容
一种单筒式环形腔高压油气弹簧,包括缸筒(1)、活塞杆(2)、上铰链(3)、减振阀(4)、液压上限位(5)、浮动活塞(6)、液压下限位(7)、锁紧螺母(8)、下端盖(9)、导向套(10)、润滑套(11)、下铰链(12),压盖(18),其特征在于:将气室(13)布置在所述活塞杆(2)内部,通过浮动活塞(6)与油室(14)隔离开,实现油气介质分离,浮动活塞(6)上面安装有高压油封和高压气封;减振阀(4)和活塞杆(2)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在拧紧的同时将压盖(18)紧固安装在活塞杆(2)的端面处;所述减振阀(4)中加工有反向的减振阀孔,分别安装压缩阀和复原阀;在减振阀(4)和活塞杆(2)之间设计有液压上限位(5),通过减振阀(4)和活塞杆(2)的外圆台阶实现对液压上限位(5)内圈的紧固安装;所述减振阀(4)的过油孔用于连通油室(14)与环形腔(47),环形腔(47)带有高压油,上铰链(3)与缸筒(1)上端连接;液压下限位(7)、导向套(10)和润滑套(11)顺序安装到缸筒(1)的下端,其中液压下限位(7)位于最里侧,下端盖(9)与缸筒(1)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并约束润滑套(11)的轴向窜动,液压下限位(7)属于L型截面的中空环形回转件,所述导向套(10)也为中空回转件,导向套(10)靠近液压下限位(7)一侧的内径处加工有轴向的下环形壁(25),安装到液压下限位(7)的内孔中,与液压下限位(7)的L型长边外圈之间形成下环形槽(24),液压上限位(5)的外圈为上环形壁(23),上环形壁(23)与活塞杆(2)的外圆之间形成上环形槽(21);当活塞杆(2)拉到最长位置时,液压上限位(5)的上环形壁(23)与下环形槽(24)配合,导向套(10)的下环形壁(25)与上环形槽(21)配合,形成双通道配合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6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在线轨迹预测方法
- 下一篇:油气弹簧充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