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总成以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95385.0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B60N3/02;B60Q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 |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总成 以及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换挡总成以及汽车,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车身内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包括:换挡中控台,连接车身;拱形把手,包括第一连接杆、把手以及第二连接杆,把手的延展方向平行与车身的宽度方向,第一连接杆分别连接把手朝向驾驶座的第一端以及换挡中控台的第一侧,第二连接杆分别连接把手的朝向副驾驶座的第二端以及换挡中控台的第二侧,环绕把手设置沿把手同轴转动的旋转换挡件,把手的外周的表面设有多个不同档位的档位触点,旋转换挡件的内周设有与一档位触点接触的选择触点,随旋转换挡件沿把手转动,汽车被配制于不同档位。本发明通过拱形把手集成车内辅助拉手以及换挡把手的作用,替代了棚拉把手的功能,降低了汽车整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仪表总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换挡总成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中通常在换挡中控台设置机械手动排挡、机械电子排挡、电子旋钮排挡,或者在汽车方向盘上设置电子换挡按钮等结构来进行换挡,在上述结构中,会造成换挡中控台没有把手,使得副驾驶的左手方向没有可以握持的部件,缺乏安全性。
而且,换挡区域作为乘员手触核心区域及车内核心使用区域,对功能及外观的要求与日俱增,传统的换挡机构功能单一,模块体积大,对布置要求高。由于较大的模块体积也限制了副仪表总成的装配,导致装配工时的上升。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挡总成以及汽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换挡总成以及汽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通过拱形把手集成车内辅助拉手以及换挡把手的作用,替代了棚拉把手的功能,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汽车整体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总成,设置于汽车的车身内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包括:
换挡中控台,连接所述车身;
拱形把手,包括第一连接杆、把手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把手的延展方向平行与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连接所述把手朝向所述驾驶座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换挡中控台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连接所述把手的朝向所述副驾驶座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换挡中控台的第二侧,环绕所述把手设置沿所述把手同轴转动的旋转换挡件,所述把手的外周的表面设有多个不同档位的档位触点,所述旋转换挡件的内周设有与一所述档位触点接触的选择触点,随所述旋转换挡件沿所述把手转动,所述汽车被配制于不同档位。
优选地,所述旋转换挡件为筒状件,所述筒状件的旋转轴平行于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
优选地,所述旋转换挡件设置于所述把手的中央至第一端的外周,所述把手的中央至第一端形成换挡区域;
所述把手的中央至第二端的外周外露,所述把手的中央至第二端形成把手区域。
优选地,所述把手朝向驾驶座的一端设有一驻车按键,所述驻车按键的按压行程平行于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
优选地,所述拱形把手设置于所述换挡中控台的上方,且所述拱形把手自所述换挡中控台朝向车头方向的一侧悬空。
优选地,所述拱形把手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换挡中控台的骨架卡扣连接件多点卡合。
优选地,所述拱形把手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换挡中控台的骨架沿反重力方向具有多点螺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把手的外侧设有一第一盖板,基于所述第一盖板集成氛围灯;
所述第二连接杆背离所述把手的外侧设有一第二盖板,基于所述第二盖板集成氛围灯。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档位触点以及所述旋转换挡件的选择触点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到所述汽车的变速箱。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的换挡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5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凹版使用寿命的电镀新工艺
- 下一篇:一种办公家具生产用喷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