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三甲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791.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罗燕;徐少华;吴雯娟;丁燕玲;黄敏通;陈彤;钟名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成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色谱 联用 检测 三甲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三甲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待测样品中加入提取剂,在冰浴条件下超声提取;S02.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S03.在沉淀中加入提取剂,重复离心;S04.合并每次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纯化后经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利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三甲胺,通过食品中三甲胺的基质抑制率折算实际样品中三甲胺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三甲胺在0~200ng/mL范围内得到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R=0.9994,检出限为11.2μg/kg,检出限低(达到ppb级),灵敏度高,可用于准确检测食品中的三甲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三甲胺的方法。
技术背景
三甲胺(TMA)即trimethylamine,分子式为C3H9N,是最简单的叔胺,无色有鱼油臭味的气体,溶于水,乙醇,乙醚,易燃,有毒。液体或气体状态的三甲胺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可导致皮肤灼伤、眼部不适、呼吸道刺激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此外,我国未对食品中的三甲胺含量有明确规定,但已经有三甲基胺尿症(臭鱼症)患者出现,他们无法代谢体内的三甲胺。三甲胺主要存在于禽蛋、牛奶、豆类、鱼类、内脏等食品中,三甲胺的测定值常用作鱼类等水产品腐败情况的重要质量控制参数。但人们对于其他食品中三甲胺的含量并未引起关注。
我国蛋鸭年存栏1.89亿只,年产鸭蛋360万吨左右,人均约25公斤。鸭蛋是南方消费的主要禽蛋之一,由于南方常年潮湿高温,鸭蛋容易变质。而且,当前我国鸭蛋生产面临着总体品质不高、腥味重、鲜蛋口感差等问题。三甲胺是引起鸭蛋发生腥味的主要物质,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三甲胺在肠道中可被进一步氧化形成氧化三甲胺,进而成为诱导动脉粥样化等人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协同因子,人类食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目前样品中三甲胺的提取方法对三甲胺的提取不完全,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另外测定三甲胺含量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包括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顶空气相色谱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现有的检测方法由于检测限高,基本达到ppm级,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等局限,不利于开展对于鸭蛋中三甲胺含量的快速批量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食品中三甲胺检测方法的检测限高,检测周期长,以及检测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三甲胺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三甲胺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三甲胺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上述检测方法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三甲胺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待测食品匀质,加入提取剂,并在冰浴条件下超声;
S02.首次离心,获得上清液和沉淀;
S03.向沉淀中加入提取剂,并在冰浴条件下超声;
S04.再次离心,获得再次离心后的上清液和沉淀;
S05.沉淀采用步骤S03和S04进行再提取,重复1~3次;
S06.合并每次离心后的上清液,经纯化后获得目标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