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及其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1777.X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肖磊;谢斌;骆鹏;董其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00 | 分类号: | B60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及其 辅助 电源 电路 结构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及其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与系统。上述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为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包括四个逆变模块及其对应的输出接触器以及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四个逆变模块和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并联连接自辅助电源的直流高压输入端;四个逆变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接触器分别耦接至列车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油泵系统、第一转向液压系统和第二转向液压系统以输出供电;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给列车的低压负载输出供电。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辅助电源系统以及列车。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列车及其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与系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保证了列车各个转向轴供电的安全和可靠,从而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车辆的辅助电源结构及其系统,尤其涉及每节车厢具有两个转向轴的新能源车辆的辅助电源结构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的影响日益关注,新能源车辆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相较于传统车辆,新能源车辆辅助电源系统更为复杂,尤其对于新能源列车,现在已经发展到了能够双向行驶,由于需要双向行驶,意味着每个车轴都需要转向,其供电电路及控制逻辑更为复杂。目前,双向行驶的新能源列车至少包括一头一尾两节动车车厢,两节动车车厢之间还可以根据需求加设拖车车厢,每节车厢均设置有两个转向轴用于转向,转向系统的供电由辅助电源系统供电。为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每轴的转向供电都需保证安全和可靠,这就需要从设计角度考虑供电的可靠性。
同时,整车的低压供电也由辅助电源系统供电,若辅助电源系统的充电机故障,整车也将处于瘫痪状态。
因此,亟需要一种新能源列车的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以及辅助电源系统,能够为新能源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并且能够有效、可靠地为新能源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从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为了解决上述的新能源列车辅助系统的供电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为列车的辅助系统供电,包括:
四个逆变模块及其对应的输出接触器,上述四个逆变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接触器分别耦接至上述列车的动车车厢的气泵系统、油泵系统、第一转向液压系统和第二转向液压系统以输出供电;以及
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上述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给上述列车的低压负载输出供电;其中
上述四个逆变模块和上述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块并联连接自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直流高压输入端。
在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一扩展接触器;其中
上述四个逆变模块中的第一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上述第一扩展接触器耦接至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上述第二逆变模块被隔离,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上述第一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一扩展接触器为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以及
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上述第一扩展接触器耦接至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响应于上述第一逆变模块被隔离,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输出接触器断开,上述第二逆变模块通过闭合的第一扩展接触器为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输出供电。
在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辅助电源电路结构还包括第一负载接触器和第二负载接触器;其中
上述第一负载接触器位于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的前端,响应于上述第一负载接触器闭合,上述第一逆变模块的负载接受上述第一逆变模块或上述第二逆变模块的输出供电;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发布系统、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线圈垂直位置可动态调整的蚀刻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