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发布系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1747.9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2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马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3/098 | 分类号: | G06N3/098;H04L9/40;H04L67/1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李欣;丁芸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发布 系统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布系统、方法及装置,数据发布系统包括第一数据端、服务平台和第二数据端,服务平台接收到第一数据端发送的评估请求,利用针对评估请求中的业务领域预先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集及验证数据集,对待评估数据进行评估,得到待评估数据的评估结果,向第一数据端反馈评估结果,第一数据端在接收到评估结果后,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发布待评估数据,并向服务平台发送判断结果,若服务平台接收到的第一数据端发送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布待评估数据,以供第二数据端选择下载待评估数据。通过本方案,实现了深度学习模型的加速落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发布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深度学习技术作为机器学习中的新兴技术,通过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析数据,是一种通过建立和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建立深度学习模型,将待处理数据输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经过深度学习模型端到端的计算过程,快速实现对待处理数据的智能处理,这种端到端的快速处理过程,使得深度学习技术在城市安全监控、交通监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与深度学习模型的准确性密切相关,深度学习模型是经过训练得到的,在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中,获取海量的训练样本和初始深度学习模型,将海量的训练样本依次输入到初始深度学习模型中,根据模型的输出结果与标称值间的差异,不断调整模型参数,经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使得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出结果越来越接近于标称值,直至收敛时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结束。
然而,初始深度学习模型一般会选择通用的模型,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下很难保证很好的性能,而海量的训练样本中也会包括一些价值较低的训练样本,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过程,才能使得深度学习模型收敛,导致用户在使用深度学习模型时,深度学习模型的落地速度很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发布系统、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深度学习模型加速落地。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布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数据端、服务平台和第二数据端:
第一数据端,用于在有对待评估数据进行评估的需求时,向服务平台发送评估请求,其中,评估请求包括待评估数据及待评估数据所属的业务领域,待评估数据包括待评估深度学习模型和/或待评估样本数据集;
服务平台,用于接收第一数据端发送的评估请求;利用针对业务领域预先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集及验证数据集,对待评估数据进行评估,得到待评估数据的评估结果;向第一数据端反馈评估结果;
第一数据端,还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平台反馈的评估结果后,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发布待评估数据,并向服务平台发送判断结果;
服务平台,还用于接收第一数据端发送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布待评估数据;
第二数据端,用于选择下载服务平台发布的待评估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布方法,应用于服务平台,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数据端发送的评估请求,其中,评估请求包括待评估数据及待评估数据所属的业务领域,待评估数据包括待评估深度学习模型和/或待评估样本数据集;
利用针对业务领域预先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集及验证数据集,对待评估数据进行评估,得到待评估数据的评估结果;
向第一数据端反馈评估结果,以使第一数据端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发布待评估数据,并向服务平台发送判断结果;
接收第一数据端发送的判断结果;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发布待评估数据,以供第二数据端选择下载待评估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