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制备方法及在静脉注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88188.6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5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付春梅;徐瑞聆;王珺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7/59 | 分类号: | A61K47/59;A61K47/69;A61K47/64;A61K47/62;A61K47/54;A61K31/438;A61K9/00;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51101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余丽生 |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钩藤碱 纳米制剂 制备 静脉注射药物 嵌段聚合物 脑靶向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亲水性片段 疏水性片段 靶向作用 结构稳定 粒度分布 脑靶向性 异钩藤碱 有效解决 可降解 粒径 应用 体内 滞留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制备方法及在静脉注射药物中的应用,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钩藤碱0.1%~0.3%、嵌段聚合物0.3%~0.9%、靶向作用物质(w/v)0.5%~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w/v)0.5%~5%、其余为水;其中,嵌段聚合物为具有亲水性片段和疏水性片段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本发明钩藤碱纳米制剂粒径小、粒度分布窄、结构稳定、体内滞留时间长、具有较好的脑靶向性、可降解。制备方法条件温和,简单易行,有效解决了钩藤碱转化成异钩藤碱的问题。本发明的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可以在制备静脉注射药物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涉及靶向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制备方法及在静脉注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世界上约有2400万人患有该病,预计到2050年,患者数量将接近1亿。AD已成为全球老年人的第4位主要死亡原因。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治疗AD的药物仅有五种,但这些临床药物为单靶点作用,只能缓解疾病症状,不能阻止其进展,而且一些药物还存在肝毒性等一系列副作用。
钩藤碱(Rhynchophylline)是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带钩枝条所提取的生物碱,
结构为:
钩藤碱具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炎、神经保护等作用。据研究显示,其治疗AD主要药理作用为抑制炎症反应、抗谷氨酸兴奋毒性、减轻Aβ神经毒性、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其中主要作用是减轻Aβ神经毒性。而且钩藤碱具有多靶点效应的优点、毒性作用低、副作用也小。
然而,钩藤碱的临床应用受限于溶解度低、代谢快、脑内含量低、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不利于其进行临床推广。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多种制备纳米粒的方法,如常用的包封率高的溶剂蒸发法,但因钩藤碱在高温、超声等剧烈条件下易异构化成异构体-异钩藤碱,该方法不宜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粒径小、粒度分布窄、结构稳定、体内滞留时间长、可降解的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是:制备条件温和,有效解决了钩藤碱转化成异钩藤碱的问题,且方法简单易行,纳米粒子分散性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解决了钩藤碱纳米制剂在制备静脉注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钩藤碱0.1%~0.3%、嵌段聚合物0.3%~0.9%、靶向作用物质(w/v)0.5%~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w/v)0.5%~5%、其余为水;其中,嵌段聚合物为具有亲水性片段和疏水性片段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中,优选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钩藤碱0.2%~0.3%、嵌段聚合物0.5%~0.8%、靶向作用物质(w/v)1%~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w/v)1%~3%、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中,优选所述嵌段聚合物为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CL(聚己内酯)或它们的衍生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脑靶向钩藤碱纳米制剂中,优选衍生物选择脂肪族聚酯类衍生物mPEG-PLGA和mPEG-PCL,所述PLGA衍生物是mPEG-PLGA,其中PLGA分子量为3-16kD;LA/GA=(50:50)-(75:25);PEG分子量为400-4000;所述PCL衍生物是mPEG-PCL,其中,PCL分子量为1000-20000;PEG分子量为1000-5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8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