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恐预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7260.3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9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李亮;田兆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恐 预警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恐预警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反恐预警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涉恐人员的行为信息;对多个涉恐人员的行为信息进行碰撞比对处理,得到碰撞比对数据;通过预设的危险度积分模型对碰撞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多个涉恐人员的危险度数据;根据危险度数据从多个涉恐人员中确定出目标涉恐人员,并输出用于提示目标涉恐人员为高危人员的预警信息。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实时对涉恐人群进行监查,快速准确地发现危险人员,监查效率高,及时进行反恐预警,从而避免危险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恐预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恐怖事件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现有的反恐预警方法通常由工作人员实地蹲点对涉恐人群进行监查,根据涉恐人群的行为来判断是否存在潜在危险。然而,在实际中发现,涉恐人群策划恐怖活动的周期长、组织严密、隐蔽性强、参与人员往往有着很强的反侦查能力等,导致现有的反恐预警方法准确度低、实时性差且效率低,进而无法有效进行反恐预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恐预警方法及装置,能够实时对涉恐人群进行监查,快速准确地发现危险人员,监查效率高,及时进行反恐预警,从而避免危险的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恐预警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涉恐人员的行为信息;
对所述多个涉恐人员的行为信息进行碰撞比对处理,得到碰撞比对数据;
通过预设的危险度积分模型对所述碰撞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多个涉恐人员的危险度数据;
根据所述危险度数据从所述多个涉恐人员中确定出目标涉恐人员,并输出用于提示所述目标涉恐人员为高危人员的预警信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方法可以优先获取多个涉恐人员的行为信息,再根据获取到的多个行为信息进行碰撞比对,得到碰撞比对数据;在获取到碰撞比对数据之后,根据预设的危险度积分模型对该碰撞比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多个涉恐人员的危险度数据;然后,再根据危险度数据从多个涉恐人员中确定出目标涉恐人员,并同步输出该目标涉恐人员为高危人员的预警信息。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该方法可以根据特定人群中的人员行为信息进行碰撞比对处理得到碰撞比对数据,并进一步通过危险度积分模型确定出特定人群中每个人的危险度数据,从而实现将动作行为转换为危险度数据便于快速、准确地识别处理;同时,根据获取到的危险度数据快速确定出高危人员并及时报警,从而实现实时、快速、准确地高危人员识别预警,从而降低危险情况的发生概率。
进一步地,对所述多个涉恐人员的行为信息进行碰撞比对处理,得到碰撞比对数据,包括:
对所述多个涉恐人员的行为信息进行归类聚合处理,得到聚合数据;
获取预设的图计算算法和预设的数据碰撞条件;
根据所述图计算算法和所述数据碰撞条件对所述聚合数据进行碰撞比对处理,得到碰撞比对数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方法还可以对多个涉恐人员的行为信息进行归类聚合处理,得到聚合数据;并在聚合数据获取到之后,根据预设的数据碰撞条件和获取到的图计算算法对聚合数据进行碰撞比对处理,得到碰撞比对数据。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细化碰撞比对处理的过程,增加碰撞比对处理的精度,从而提高碰撞比对数据的获取的精度,进而提高了反恐预警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图计算算法包括标签传播算法、图嵌入算法、图模式查询算法、关键路径识别算法、复杂网络分析算法、关键节点挖掘算法、连接预测算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7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