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3823.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5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童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锐思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37/14;B21D37/16;B21D4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刘军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桥 模具 | ||
1.一种汽车后桥模具,包括下机箱(1)、下模座(7)、凹模体(8)、上模座(17)、第一支撑柱(21)和导向板(2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箱(1)内固定安装有冲压支撑台(4),所述冲压支撑台(4)上设置有若干组导向柱安装孔(43),所述冲压支撑台(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油缸(6),所述第一液压油缸(6)上设置的第一油缸活塞杆(61),所述第一油缸活塞杆(61)上端滑动伸出所述冲压支撑台(4)上表面;所述下模座(7)安装在所述冲压支撑台(4)上,所述下模座(7)中心设置有脱模孔(71),所述下模座(7)四角位置均设置有导向孔(72),所述导向孔(72)上设置有导向套(73),所述凹模体(8)包括连接板(81)和凹模(82),所述凹模(82)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81)中心,所述凹模(82)底部设置有脱模连接孔(83),所述连接板(81)上设置有若干组安装孔(84),所述连接板(81)通过安装螺栓与所述下模座(7)固定连接;所述脱模连接孔(83)上连接有脱模凹模(9),所述脱模凹模(9)与所述凹模(82)组成一体式模腔,所述脱模凹模(9)底部设置有连接块(91),所述连接块(91)与所述第一油缸活塞杆(61)固定连接;
所述冲压支撑台(4)上固定连接有至少四组第一支撑柱(21),所述第一支撑柱(2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2),顶板(22)下端连接有若干组导向柱(24),所述导向柱(24)下端与所述导向柱安装孔(43)相连,所述顶板(2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23),所述第二液压油缸(23)上设置有第二油缸活塞杆(28),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28)向下滑动穿过所述顶板(22)与所述导向板(27)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27)上设置有导向柱套管(26)与所述导向柱(24)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板(27)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二支撑柱(29),所述第二支撑柱(29)下端连接有上模安装板(30),所述上模安装板(30)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油缸(31),所述第三液压油缸(31)上设置有第三油缸活塞杆(32),所述第三油缸活塞杆(32)滑动穿过所述上模安装板(30)与所述上模座(17)相连;
所述上模座(17)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油缸活塞杆(32)配合连接的连接槽(19),所述上模座(17)下端设置有导向杆(18)和凸模体(20),所述导向杆(18)与所述导向孔(72)相配合,所述凸模体(20)与所述凹模体(8)相配合,所述凸模体(20)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座(17)上;
所述下机箱(1)底部设置有若干组支撑底脚(2),所述支撑底脚(2)设置有防滑胶垫,所述下机箱(1)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机箱门(3),所述下机箱(1)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冲压工具的工具柜(5),所述工具柜(5)上设置有多组储物抽屉(51);
所述冲压支撑台(4)通过不锈钢板焊接成型,所述冲压支撑台(4)上设置有若干组加强筋(41),所述加强筋(41)与所述冲压支撑台(4)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所述冲压支撑台(4)上设置有滑槽(42),所述冲压支撑台(4)上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11),所述气缸安装板(11)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气缸安装板(11)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12),所述驱动气缸(12)输出端连接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42)相配合的滑块(14);
所述压板(1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15),所述固定螺杆(15)至少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螺杆(15)靠近所述驱动气缸(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16),所述下模座(7)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杆(15)相配合的螺纹孔(75);
所述下模座(7)内设置有冷却管(10),所述冷却管(10)内流动有水冷却液,所述冷却管(10)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外部循环水冷系统相连;
所述导向套(73)上端设置有喇叭口(74),所述导向杆(18)下端设置有倒角,所述导向杆(18)主体材质为橡胶材料;
所述导向柱(24)两端均设置有螺纹端部,所述导向柱(24)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顶板(22)和所述冲压支撑台(4),所述螺纹端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5);
该种模具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根据需要进行冲压的汽车后桥部件规格,选择所需的凹模体(8)、脱模凹模(9)和对应的凸模体(20),先将脱模凹模(9)固定安装在第一油缸活塞杆(61)上,随后通过螺栓将配套使用的凹模体(8)固定安装在下模座(7)上,凹模体(8)与脱模凹模(9)共同组成汽车后桥冲压的凹模模腔,并将与对配套的凸模体(2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7)上;
步骤二:将待冲压件放置在下模座(7)上,第二液压油缸(23)工作带动第二油缸活塞杆(28)向下伸长,导向板(27)在第二油缸活塞杆(28)的作用下沿导向柱(24)向下滑动,导向板(27)通过导向柱套管(26)与导向柱(24)滑动连接,有效降低导向板(27)下滑时与导向柱(24)之间的摩擦力,当凸模体(20)靠近待冲压件时第二液压油缸(23)停止工作;
步骤三:第三液压油缸(31)工作带动第三油缸活塞杆(32)向下伸长,上模座(17)上设置的导向杆(18)插入到导向套(73)中,对上模座(17)冲压时起到导向的作用,随后凸模体(20)在第三液压油缸(31)的作用下将待冲压件压入到凹模体(8)中,完成对工件的冲压;
步骤四:当冲压完成后,第三液压油缸(31)工作带动第三油缸活塞杆(32)向上收缩,从而带动上模座(17)向上复位,并且第二液压油缸(23)工作带动第二油缸活塞杆(28)向上收缩,带动导向板(27)向上复位,同时第一液压油缸(6)工作带动第一油缸活塞杆(61)向上伸长,脱模凹模(9)在第一油缸活塞杆(61)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贴合在凹模模腔上的冲压件向上移动,实现对冲压件的快速脱模,将冲压件顶出后取出,第一液压油缸(6)带动脱模凹模(9)向下复位,重新对下模座(7)上放置待冲压件重复进行冲压工作;
设置通用的下模座和上模座,凹模体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下模座上,凸模体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上模座上,凹模体与凸模体配套使用,可以根据冲压零件的不同更换相应的凹模体与凸模体,实现一模多用,有效降低汽车后桥零件冲压模具的数量,节约生产加工成本;
由于冲压模具在冲压完成后不具有自动脱模的功能,需要手动进行脱模,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脱模效率低,通过在凹模体底部设置有脱模连接孔与脱模凹模相连,脱模凹模与凹模组成一体式模腔,确保在冲压成型时零部件的完整性,并且脱模凹模底部设置有连接块与第一液压油缸上设置的第一油缸活塞杆相连,当对零件进行冲压工序后,第一液压油缸工作带动第一油缸活塞杆向上伸长,脱模凹模在第一油缸活塞杆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贴合在凹模模腔上的冲压件向上移动,实现对冲压件的快速脱模,同时因为脱模凹模作为冲压凹模的一部分,在对冲压件顶出脱模时,不会对冲压件造成变形,有效确保冲压件脱模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锐思机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锐思机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38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模具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台面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