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2677.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啸;侯广大;李景才;黄淋淋;王秀峰;朱峻林;刘晨楠;林辰;戈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4 | 分类号: | B60W30/14;B60W30/16;B60W6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达;刘飞 |
地址: | 215133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自适应 巡航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行驶时的决策要素,所述决策要素至少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所述车辆与所述前车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决策要素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行驶场景;使用所述行驶场景下的巡航策略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将车辆自适应巡航分为多种行驶场景,并在不同的行驶场景下使用不同的巡航策略控制车辆的行驶,使得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的准确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是如今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自适应巡航控制作为汽车智能化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能够在特定情况下取代驾驶员对油门和刹车踏板的控制、有效缓解驾驶员长期驾驶的疲劳问题,大幅度的提高驾驶舒适性。自适应巡航技术是建立在主动安全配置基础上的,它需要通过雷达、超声波和红外传感器以感知前方的障碍、行人、车辆等,它必须具备自动刹车的功能才能保证精确的车距控制。自适应巡航控制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会遇到平稳跟车、前车换道插入、前车换道离开、远处接近前车以及前车急刹车等场景。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使得实际路况也越来越复杂,自动巡航控制的技术也需要提高准确性来适应日益复杂的路况。
目前,自适应巡航控制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普通轿车中,能够有效实现定速和定时距的行车控制。而将该技术应用于卡车中却比较复杂,如图1所示,卡车结构分为牵引车1和挂车2两部分。通常,车满载的重量是普通轿车的20-25倍,卡车长度是普通轿车的4-5倍,卡车结构非统一的整体(包含牵引车1和挂车2)。由于卡车在空载、半载、满载状态下重量不同,刹车的惯性不同,如果刹车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挂车2侧翻或挂车2冲撞牵引车1的危险事故。因此,急需一种方法能够使卡车的自适应巡航控制过程更加的平稳,避免挂车2侧翻或挂车2冲撞牵引车1的危险事故。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提高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行驶时的决策要素,所述决策要素至少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所述车辆与所述前车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决策要素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行驶场景;使用所述行驶场景下的巡航策略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
一种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行驶时的决策要素,所述决策要素至少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所述车辆与所述前车之间的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决策要素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行驶场景;控制模块,用于使用所述行驶场景下的巡航策略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置有上述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装置。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获取车辆行驶时的决策要素,所述决策要素至少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所述车辆与所述前车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决策要素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行驶场景;使用所述行驶场景下的巡航策略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获取车辆行驶时的决策要素,所述决策要素至少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所述车辆与所述前车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决策要素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行驶场景;使用所述行驶场景下的巡航策略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将车辆自适应巡航分为多种行驶场景,并对不同行驶场景进行不同的巡航策略,使得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的准确性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2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油泥裂解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力通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