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酒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9946.8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1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彬;阮秀凯;蒋义钐;吕颖;万谦勇;闫正兵;周志立;张杨;姚必怀;焦龙超;陈卫军;吴凯律;余卓星;杨仲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智能锁具研究院;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温州市智安云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12 | 分类号: | G06Q50/12;G07C9/00;G07C9/22;G07C9/27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酒店 系统 | ||
一种智慧酒店系统,包括酒店管理系统、自动入住终端、移动客户端、号码管理系统、酒店服务设备,其主要是在现有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和酒店人证比对系统的基础上,设置一套号码管理系统,给所有酒店服务设备与宾客的移动客户端分配唯一的号码,并通过统一的通信协议实现相互通信和身份验证,将酒店管理系统、自动入住终端、移动客户端、酒店服务设备等形成一有机整体,在管理与使用上带来更大的便利,大大降低酒店管理成本,同时给宾客宾至如归的感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酒店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酒店是社会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的情况下的酒店经营者的一致呼声和必然发展趋势,目前有很多种实现酒店无人化和降低用人数量的方案,普遍实现成本偏高。
如何进一步优化无人酒店系统,给管理和使用都带来便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持续改进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酒店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智慧酒店系统,包括酒店管理系统、自动入住终端、移动客户端、号码管理系统以及与酒店房间相对应的酒店服务设备;所述自动入住终端用于验证入住宾客的身份,验证成功后调取酒店管理系统内关于该宾客的信息,在信息调取成功后为该宾客办理入住登记、分配入住房间以及生成身份验证码,并将宾客的入住房间号和身份验证码以可识别的形式展示;所述移动客户端能够识别宾客的入住房间号和身份验证码,并基于获取的入住房间号和身份验证码在号码管理系统中为宾客的入住房间进行注册;所述号码管理系统在宾客的入住房间注册成功时为移动客户端生成并分配一个的电话号码,将该电话号码与宾客身份、入住房间绑定关联,并将该电话号码通知给该入住房间的各个酒店服务设备;各个所述酒店服务设备均具有一个由号码管理系统分配的电话号码,所述移动客户端通过号码管理系统能向各个酒店服务设备拨打电话,所述酒店服务设备能通过匹配来电号码的方式来验证来电宾客身份与入住房间,并执行相应的动作。
所述酒店服务设备包括智能门锁,每个房间的智能门锁均具有一个由号码管理系统分配的电话号码,所述号码管理系统在宾客的入住房间注册成功时将与宾客身份绑定的电话号码通知给对应于入住房间的智能门锁,所述移动客户端通过号码管理系统向该智能门锁拨打电话时,智能门锁能通过匹配来电号码的方式来验证来电宾客身份,验证成功则执行开门动作。
在智能门锁的电量低于预定的低电量阈值时会通过号码管理系统以预定的频率给指定号码拨打电话,通知门锁管理人员进行电池更换,直至智能门锁的电量恢复到预定的高电量阈值。
所述酒店服务设备包括消费终端,每个房间的消费终端均具有一个由号码管理系统分配的电话号码,所述号码管理系统在宾客的入住房间注册成功时将与宾客身份绑定的电话号码通知给对应于入住房间的消费终端,所述移动客户端通过号码管理系统向该消费终端拨打电话时,消费终端能通过匹配来电号码的方式来验证来电宾客身份,验证成功则在酒店管理系统内对相应的宾客消费进行记账。
所述酒店服务设备包括设置在宾客入住房间内的网关,每个房间内的网关均具有一个由号码管理系统分配的电话号码,所述号码管理系统在宾客的入住房间注册成功时将与宾客身份绑定的电话号码通知给对应于入住房间的网关,所述移动客户端通过号码管理系统向该网关拨打电话时,网关能通过匹配来电号码的方式来验证来电宾客身份,验证成功则通过网关接入宾客入住房间内的物联网。
所述移动客户端还用于获取宾客的实时位置,并在宾客的实时位置与其入住房间的位置的间距达到预定的离房判别值时,移动客户端通过网关切断房间内大功率电器的电源。
所述移动客户端在宾客的实时位置与其入住房间的位置的间距达到预定的离房判别值且持续时间超出预定时间时,移动客户端通过网关关切断房间内大功率电器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智能锁具研究院;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温州市智安云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大学智能锁具研究院;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温州市智安云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9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